作為加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木材干燥是紅木家具生產廠家和購買者也是應該重視的。木材經只有過正確的干燥后,才能避免或減輕開裂和變形,更好的提升家具的質量,提高家具的力學強度,使家具更加牢固,耐用。改善加工性能(如易于刨光,呈現光澤和花紋,提高結合強度和裝飾性能等)。在生產家具前必須把使用的木材干燥到使用家具地區的溫度,濕度相適應的木材平衡汗水率,這樣才能減少或避免木材含水率因受使用地區濕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引起木材的脹縮,翹曲和開裂,產品質量。否則,其他加工做的再好,木材干燥沒有到位,家具質量得不到,再好的材料也不能做出好的家具,尤其在北方地區更是如此,更應重視原材料干燥這一程序。紅木家具-原料分類根據標準,“紅木”的范圍確定為5屬8類。5屬是以樹木學的屬來命名的,即紫檀屬、黃檀屬、柿屬、崖豆屬及鐵力木屬。8類則是以木材的商品名來命名的,即紫檀木類、花梨木類、香枝木類、黑酸枝類、紅酸枝木類、烏木類、條紋烏木類和雞翅木類。同時,紅木是指這5屬8類木料的心材,心材是指樹木的中心、無生活細胞的部分。除此之外的木材制作的家具都不能稱為紅木家具。1.紫檀木是紅木中的。其木質堅硬,色澤紫黑、凝重,手感沉重,年輪成紋絲狀,紋理纖細,有不規則蟹爪紋。紫檀木又分老紫檀木和新紫檀木。老紫檀木呈紫黑色,浸水不掉色,新紫檀木呈現褐紅色、暗紅色或深紫色,浸水會掉色。2.酸枝木俗稱老紅木。木質堅硬沉重,經久耐用,能沉于水中,結構細密呈檸檬紅色、深紫紅色、紫黑色條紋,加工時散發出一種刺鼻酸味的辛香,故稱為酸枝木。酸枝是清代紅木家具主要的原料。用酸枝制作的家具,即使幾百年后,只要稍加揩漆潤澤,依舊煥然若新。可見酸枝木質之優良,早為世人矚目。酸枝是熱帶常綠大喬木,產地主要有印度、越南、泰國、老撾、緬甸等東南亞,原先在中國福建、廣東、云南等地也有出產。酸枝木色有深紅色和淺紅色兩種,一般,有“油脂”的質量上乘,結構細密,性堅質重,可沉于水。特別明顯之處是在深紅色中還常常夾有深褐色或黑色的條紋,紋理既清晰又富有變化。酸枝家具經打磨髹漆,平整潤滑,光澤耐久,給人一種淳厚含蓄的美。酸枝北方稱“紅木”,江浙地區稱“老紅木”,故酸枝家具除廣東地區外幾乎都稱紅木家具或老紅木家具。清代的紅木家具很多是酸枝家具,即老紅木家具。尤其是清代中期,不僅數量多,而且木材質量比較好,制造工藝也多精美。在現代人的觀念中,它是真正的紅木家具。3.烏木顏色烏黑發亮,結構細密凝重,有油脂感。烏木多見制作筷子、墨盒之類小件,少見制作家具。4.花梨木又稱香紅木,與酸枝木構成相近,其木質堅硬,色呈赤共同或紅紫,紋理呈雨線狀,色澤柔和,重量較輕,能浮于水中,形似木筋。市場上的紅木家具以花梨木居多。5.雞翅木又叫“紅豆木”,詩句“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就是對它的隱喻。木質堅硬,顏色分為黑、白、紫3種顏色,形似雞翅羽毛狀,色彩艷麗明快。但因含有細微沙礫等雜質,故難以加工,宜做裝飾邊角材料。市場上很難見到成套的雞翅木家具。紅木是生產紅木家具的原料。紅木家具之所以好,材料的保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而造型和加工工藝好是另外一個方面。如果有好的材料,加工不好,不僅不美觀,而且也不耐用,實際上是浪費珍貴材料。所謂加工工藝好就是指家具加工質量好,它集木工,雕刻,鑲嵌,涂飾于一體,每道工序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一絲不茍才行。常言道:“木不離分”。就是指木工技術水品的高低,也就是說相差在分毫之間。無論是用料的粗細尺寸,線腳的方圓曲直,還是榫卯的是大小松緊,材料的裁割拼縫,都是直接顯示木工手藝的關鍵工藝,稍有出入就會影響家具的質量。這些加工工藝的好壞將直接暴露在家具表面上,如表面平整,接縫嚴密,雕刻的動植物逼真,線條光滑均勻,鑲嵌牢固,涂飾光潔,這些就購買者而言,只要認真觀察,仔細比較,個優,個劣是可以做出判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