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石墨制品深加工技術發展主要有幾點?我國是天然石墨資源大國,儲量、產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但由于技術開發投入不夠,目前仍以原料生產及加工鱗片石墨為主。碳-石墨材料是前景很大的新興材料,廣泛用于高科技領域,發達投入人力、財力進行開發研究。天然石墨深加工技術進展很快,目前已形成一些新型產業。我國柔性石墨新產業正在建設發展中,“八五”期內取得了一批柔性石墨加工技術及裝備的成果,但目前仍處于試制階段。我國鋰離子電池還處于小試階段,但已用天然石墨研制出結構穩定的陽極材料。其內容量密度達350mAh/g。我國經引進和消化吸收已能生產5種規格彩電管石墨乳。浸硅石墨制品目前國內屬空白。性石墨及膨脹石墨材料的開發與應用柔性石墨和膨脹石墨是重要的石墨深加工產品。從材料學的角度,膨脹石墨與柔性石墨二者有很大區別,是兩種材料。膨脹石墨是松散的多孔結構材料,具有優良的隔絕密封性能。隨著技術和新材料應用的發展,這兩類新材料由于其不同的特性,各自的應用領域也不同。本文將討論這兩種特性不同而又緊密相關的材料,在化工領域及其它領域的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柔性石墨由天然鱗片石墨加工而得。制備的關鍵技術,是將天然鱗片石墨制備成石墨層間化合物。工業操作上,常用濃.硫酸作為層間插入物,所以它又稱酸化石墨(可膨脹石墨)。不過酸化石墨是在石墨與酸反應后,經水洗干燥,大部分層間插入物已經逸出,所以它實際上是殘余石墨層間化合物。絕大部分石墨層間化合物在快速加熱時,層間插入物都會氣化,從而形成高壓,使石墨粒子沿C軸方向膨脹。很薄的酸化石墨鱗片膨脹后象一條條蠕蟲,長度可達1~2cm所以稱蠕蟲石墨或石墨蠕蟲,亦即通常所說的膨脹石墨。膨脹石墨在壓制或軋制時,蠕蟲之間相互嚙合,從而壓軋成石墨卷材或板材,即為柔性石墨。由于插層劑硫酸在加熱時絕大部分地區逸出,所以柔軟性石墨除有1000PPM左右的殘硫外,化學成份與鱗片石墨基本相同,為碳。石墨軟氈與硬氈的區別一.制作工藝1.石墨硬氈:由石墨纖維和碳結合劑制成,是一種形狀穩定的隔熱材料。其性質受前體、結合劑的類型、數量、壓縮比和熱處理影響。這種材料經過碳化和石墨化處理,適用2000C以下的工作環境。2.石墨軟氈:是將硬氈經過石墨化制成。二.特點1.石墨硬氈:導熱系數低;度;高熱穩定性;搞侵蝕;易切割加工,不可折疊2.石墨軟氈:導熱系數低;比熱低;熱穩定性高;阻抗良好;加工簡單;表面性能好;度;結構非常均勻;不產生靜電,可卷曲,易折疊石墨制品給現代化生活帶來的影響因為石墨散熱片具有良好的熱傳導性,升溫快,降溫也快,所以它的用途主要是用于散熱,將點堆積熱量均勻分布成面熱量,可以降低溫度的同時加快熱量的散發。石墨散熱材料現在已大量應用於通訊工業、醫療設備,SONY/DELL/Samsung筆記本,中興手機,SamsungPDP,PC之內存條,LED基板等散熱。手機或其它電子設備采用石墨散熱片有個好處,可以利用石墨散熱片的良好的熱傳導性,將CPU和內存等芯片產生的溫度傳遞到整個石墨片的平面,以達到一個增大散熱面積的目的。散熱面積增大了,散熱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由于石墨散熱膜水平方向的熱導率遠高于垂直方向的熱導率(只是高于,并非說垂直方向就不傳遞熱量了),所以下方的熱量傳遞到石墨片中的時候,并不能很快的通過垂直方向散發出去,而是有大部分來不及散發的熱量通過水平方向傳遞到其它位置,這樣就增大了散熱面積。石墨散熱器散熱系數可以達到2156W/NK通常用的鋁基板散熱系數是200~260W/NK銅的散熱系數是360~380W/NK。不過石墨散熱片對散熱也只是有一定輔助作用,而并非完全就隔熱了,讓熱量消失了,這是不可能的。但是畢竟使用石墨散熱片,還是一個進步,至少是盡力在解決這個散熱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