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縣大森林銀杏種植農民合作社銀杏的田間管理(1)中耕除草剛移栽植的銀杏地可間套種中藥草決明、紫蘇、荊芥、防風、才胡、桔梗、豆類、薯類及矮稈作物,并結合進行中耕除草追肥。樹冠郁閉前,每年施肥3次。春施催芽肥,初夏雄壯枝肥,冬施保苗肥,適當配合氮磷鉀肥。施肥方法:每次都是在樹冠下,挖放射狀穴或者環狀溝,把肥料施入覆土,澆水,從開花時開始,至結果期,每隔一個月進行一次根外追肥,追0.5%尿素加0.3%的磷酸二氫鉀肥,制成水溶液,在陰天或晚上噴施在枝、葉片上,如果噴后遇到雨天,重新再噴。郯城縣大森林銀杏種植農民合作社總的來說,銀杏的垂直分布的跨度比較大,在海拔數米至數十米的東部平原到3000m左右的西南山區均發現有有生長得較好的銀杏古樹。如江蘇泰興海拔為5m左右、吳縣海拔約300m、山東郯城海拔約40m,四川都江堰海拔1600m,甘肅為1500m(蘭州),云南為2000m(昆明),西藏為3000m(昌都)。郯城縣大森林銀杏種植農民合作社銀杏的藥用主要體現在醫藥、農藥和獸藥三個方面。明代李時珍曾曰:“入肺經、益脾氣、定喘咳、縮小便。”清代張璐璐的《本經逢源》中載白果有降痰、清毒、殺蟲之功能,可治療“瘡疥疽瘤、乳癰潰爛、牙齒蟲齲、小兒腹瀉、赤白帶下、慢性淋濁、遺精遺尿等癥”。明代江蘇、四川等地曾出現了用白果炮制的中成藥,用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