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隨著香港對大陸旅游和商務往來的政策改變,逐漸興起了港貨新名詞。具體應該是在08年前后,手機數碼開始盛行,很多華強北的電子行業開始涌現很多來自香港的產品,這些產品由水客從香港拿過來,整個產業開始興起。但港貨其實是水貨來的,也就是走/私貨。國內針對香港走/私貨有著明顯的政策。這種政策大體如下:針對港貨店針對港貨店有著統一的政策,其實也就是針對走/私貨有著明顯的定義,因此,部門不會批準相關店鋪的開展,所以,大部分港貨店其實都是先用的其他名義開店,再冒風險做港貨的,但主要來查,基本上就是封店罰款的節奏。所以現在還在考慮加盟港貨店的朋友要重視了。港貨店的市場現狀港貨店產生與2009年后,當下依然是高速發展初期,每年市場店面需求量以70%以上的速度在擴張,整個擴張期將會持續8—10年。目前在中國市場港貨專營店靠近香港的廣州、深圳一帶,市場發展空間和潛力直到目前無法用數字去衡量,港貨店在現狀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解答:問:港貨店好做?答:做港貨是一定有前途的,還有很多成熟的鄉鎮未得到開發,外省臨近沿海市鎮更是真空空間,港貨物美價廉,大家可以多多關照一下。有望允許更多口岸開設進境免稅店增設和恢復口岸進境免稅店,針對的則是從境外回國的旅客。“這個進境免稅店主要是讓游客在國內消費,而不是在境外消費。”趙萍說。國務院的/新要求是,增設和恢復口岸進境免稅店,合理擴大免稅品種,增加一定數量的免稅購物額等。中國的進境口岸免稅店很少,集中在北京、上海、昆明、海口、廈門等少數幾個城市。這類免稅店的服務對象,是從海外旅游歸來的普通公民;銷售的商品以高/檔化妝品、煙酒、為主,有購物金額限制。目前,市區免稅店的免稅購物限額是2000元,機場免稅店的限額是5000元。未來這些額度都有望被上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