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纖維的單絲直徑是[來源:重慶璨月新材料]單絲直徑玻璃纖維的單絲直徑一般為幾個微米到二十幾個微米,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的1/20-1/5。粗纖維:其單絲直徑一般為30μm。初級纖維:其單絲直徑大于20μm。中級纖維:單絲直徑10-20μm。纖維(亦稱紡織纖維):其單絲直徑3-10μm。對于單絲直徑小于4um的玻璃纖維又稱為超細纖維。單絲直徑不同,不僅纖維的性能有差異,而且影響到纖維的生產工藝、產量和成本。一般5-10um的纖維作為紡織制品用,10-14um的纖維一般做無捻粗紗、無紡布、短切纖維氈等較為適宜。單絲直徑由鉑金漏板的孔徑和拉絲速度決定,一般單絲越細的纖維成本越貴。一方面和生產工藝較難、產量較低有關;另一方面單絲越細,單位面積含有的偶聯劑也會更多。玻璃纖維的性能1.物理性能a.外觀:光滑,圓柱形。纖維之間抱合力小,影響了與樹脂的復合效果。但光滑表面對氣體和液體通過的阻力小,所以制作過濾材料較理想。b.密度:2.5左右,主要取決于玻璃的成分。某些特種玻璃,如石英玻璃纖維,高硅氧玻璃纖維等,其密度較低,僅為2.0-2.2g/cm3;含有大量重金屬氧化物的高模GF,密度可達2.7-2.9g/cm3。2.力學性能拉伸強度:GF的拉伸強度比玻璃高幾十倍?微裂紋假說:玻璃結構的不均勻性,使玻璃易產生微裂紋,外力作用下,形成應力集中點。玻璃纖維,更多地保留著高溫熔體的結構(結構均一性提高),微裂紋產生機會減少,且GF截面小,所以表面微裂紋比塊狀玻璃少。玻璃纖維在我國交通領域的應用范圍廣泛玻璃纖維在交通領域的應用范圍甚廣,包括軌道交通、汽車、航空、船舶等行業。軌道交通建設特別是高鐵建設為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帶來新的機遇。當前我國正處在軌道交通建設的繁榮時期。2011-2015年計劃投資超過1萬億元用于新建城市軌道交通。采用玻纖增強復合材料制造的枕木以及用玻璃鋼制造的客車車門、座椅、墻板由于具有耐磨、耐腐蝕、輕質高強等優點,已在高速軌道交通領域得到了更多更新的應用。目前,我國高速列車上應用的復合材料產品與車型為:“藍箭”動車組及“中華之星”高速列車。“藍箭”機車的車頭蓋是采用RTM工藝成型的前鼻端,手糊工藝整體成型導流罩;“中華之星”動力車的車頭端蓋是手糊成型。上述高速列車的一部分輔助件也采用了復合材料,如司機臺儀表框、車門窗框、車頂罩、蓄電池箱等,目前還是較局限于車內裝修裝飾件、座椅和車頭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