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棚室蔬菜大水漫灌灌水法,存在著用水量大、加重病害、下降室柔和影響蔬菜品格等弊病,為了適應人們懇求食用更安全、有營養的高品格蔬菜的懇求,微水灌溉這項新技巧已被越來越多的菜農所采取。一、微水灌溉的優點日光棚室蔬菜灌水用滴、滲灌(統稱微灌),主要有以下優點:1、能夠下降室內空氣相對濕度20%左右。2、使用微灌幾乎不會引起地溫下降,有利于作物生長。3、微灌灌水還可聯結施肥,把肥料直接送到作物根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4、下降棚內濕度,能夠大大地減少蔬菜病蟲害。5、微灌比大水漫灌節水50—90%,節能30%。6、微水灌溉,病蟲害少,用藥就少,食用蔬菜安全且品格好。7、使用微灌,棚室蔬菜可提高收入30—100%。二、微灌方法1、棚室滲水灌溉:棚室蔬菜滲水灌溉實驗推廣幾年來,獲得了顯然的經濟效益。其作法為:用管徑為10—15毫米,管壁上扎有間距為35厘米,孔徑為1。2毫米的程度單眼塑料細管做毛管,每1米間距布設1條,埋入地下8—10厘米泥土中,兩側種植蔬菜。毛管首部與管徑為38毫米的塑料支管用三通聯接,支管首部安裝同徑閘閥并與水源接通。蔬菜灌溉時開啟閘閥即可。這種灌水方法,是一項人人會作,家家能用的廉價灌水新技巧。2、滴灌系統:滴灌系統廣泛適用于棚室蔬菜灌溉。系統設計只需1米壓力水頭,90%的滴灌均勻度。系統設計容易,安裝機動,每套灌溉設施(包括水源工程)成套購買,用戶需要做的只是向水箱加水,打開閥門灌溉作物。3、雙翼軟管微滴灌:用雙翼軟管微灌帶作為灌水器,廣泛適用于日光溫室、大棚等小面積田地,一家一戶使用很便捷,已在全國推廣數萬公頃。主要特點是抗堵塞性能好,采取地下水源可不用過濾裝備,運行水壓低(1—3米水柱),田間各級管道采取片狀盤卷的壁軟管,體積小、重量輕,因為不需要投資昂貴的水原凈化和過濾裝備,因此大大地便捷了一家一戶獨自使用,合乎目前我國鄉村現狀。三、棚內灌水系統安排日光棚室蔬菜種植通常為南北向,種植畦較短,因此灌水毛管的安排長度通常為6—8米,而支管安排為東西向,長度為日光棚室長度。日光棚室內蔬菜種植通常為每一雙壟鋪一地膜,地膜下設一條毛管或微灌帶,有時也安排兩條毛管。雙壟的中心距為1米左右,因此典范的滴灌毛管安排間距為1米。管徑通常選用支管為25—40毫米,毛管先用10—15毫米。供水設施可在棚首建池或使用能為棚室灌水供給一定壓力的調蓄能力集中的供水設施。在棚內首部安裝節制閥,對集中供水還需安裝計量水量的水表。農業節水措施大力普及節水灌溉技術,要十分重視農業節水措施的推廣。這可采用水稻旱育稀植、拋秧、地膜覆蓋、秸稈還田、深耕松土、中耕除草、鎮壓、耙耪、增施有機肥等措施,以提高土壤對天然降水的蓄集能力和保墑能力。施用化學保水制劑,引進和優選抗旱品種和調整作物種植結構等,也是行之有效的節水措施,在于旱缺水地區應大力推廣普及。節水灌溉應用的領域:溫室,無土栽培,大棚,綠化,園林,廢水再利用等等作物和綠地植被從種子萌發以及成長的全過程都需要水參與光合作用。但植株消耗的水分99%以上是用于葉面蒸騰和株間土壤蒸發,以調節作物體溫、改善小氣候和向植物體內輸送養分。沒有適量的水分供應,作物的生長發育就會受到抑制和損害。持續缺水,作物就會干旱致死。為了改變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主動影響和控制作物生長,灌溉技術出現并逐步得到了發展。灌溉是利用人工設施,將符合質量標準的水,輸送到農田、綠地等處,補充土壤水分,以改善植物的生長發育條件。中國是世界上發展農田灌溉較早的之一。秦漢之前對農田灌溉稱為“浸”,到漢代有稱“溉”或“灌”的,西漢時“灌浸”和“溉灌”、“灌溉”并用。唐以后習慣用“灌溉”一詞,并沿用至今。就農作物的不同生長階段而言,灌溉主要有播種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長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種類。就發展到現階段的灌溉方式而言,主要又分為地面灌溉、澆灌、科學灌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