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龍汽車線束
祥龍汽車線束是汽車電路的網絡主體,沒有線束也就不存在汽車電路。在目前,不管是豪華 汽車還是經濟型普通汽車,線束編成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樣的,都是由電線、聯插件和包裹膠 帶組成。 汽車電線又稱低壓電線,它與普通家用電線是不一樣的。普通家用電線是銅質單蕊電線,有 一定硬度。而汽車電線都是銅質多蕊軟線,有些軟線細如毛發,幾條乃至幾十條軟銅線包裹 在塑料絕緣管(聚氯乙烯)內,柔軟而不容易折斷。 祥龍汽車線束內的電線常用規格有標稱截面積 0.5、0.75、1.0、1.5、2.0、2.5、4.0、6.0 等平 方毫米的電線,它們各自都有允許負載電流值,配用于不同功率用電設備的導線。以整車線 束為例,0.5 規格線適用于儀表燈、指示燈、門燈、頂燈等;0.75 規格線適用于牌照燈,前 后小燈、制動燈等;1.0 規格線適用于轉向燈、霧燈等;1.5 規格線適用于前大燈、喇叭等; 主電源線例如發電機電樞線、 搭鐵線等要求 2.5 至 4 平方毫米電線。 這只是指一般汽車而言, 關鍵要看負載的較大電流值, 例如蓄電池的搭鐵線、 正極電源線則是專門的汽車電線單獨使 用,它們的線徑都比較大,起碼有十幾平方毫米以上,這些“巨無霸”電線就不會編入主線束 內。 在排列線束前要事先繪制線束圖, 線束圖與電路原理圖是不一樣的。 電路原理圖是表述各個 電氣部分之間關系的圖像, 它不反映電氣件彼此之間樣連接, 不受各個電氣元件的尺寸形 狀和它們之間距離的影響。 而線束圖則必須要顧及各個電氣元件的尺寸形狀和它們之間的距 離,也要反映出電氣件彼此之間是連接的。 線束廠的技術員根據線束圖做成線束排線板后, 工人就按照排線板的規定來截線排線了。 整 車主線束一般分成發動機(點火、電噴、發電、起動)、儀表、照明、空調、輔助電器等部 分,有主線束及分支線束。一條整車主線束有多條分支線束,就好象樹桿與樹支一樣。整車 主線束往往以儀表板為核心部分,前后延伸。由于長度關系或裝配方便等原因,一些汽車的 線束分成車頭線束(包括儀表、發動機、前燈光總成、空調、蓄電池)、車尾線束(尾燈總 成、牌照燈、行李箱燈)、篷頂線束(車門、頂燈、音響喇叭)等。線束上各端頭都會打上 標志數字和字母, 以標明導線的連接對象, 操作者看到標志能正確連接到對應的電線和電氣 裝置上,這在修理或更換線束時特別有用。同時,電線的顏色分為單色線和雙色線,顏色的 用途也有規定,一般是車廠自訂的標準。我國行業標準只是規定主色,例如規定單黑色專用 于搭鐵線,紅單色用于電源線,不可混淆。 線束用機織線或塑料粘帶包裹,出于安全、加工和維修方便,機織線包裹已經淘汰,現在是 用粘性塑料膠帶包裹。線束與線束之間、線束與電氣件之間的連接,采用聯插件或線耳。聯 插件用塑料制成,分有插頭和插座。線束與線束之間用聯插件相接,線束與電氣件之間的連 接用聯插件或線耳。 隨著汽車功能的增加,電子控制技術的普遍應用,電氣件越來越多,電線也會越來越多,線 束也就變得越粗越重。因此先進的汽車就引入了 CAN 總線配置,采用多路傳輸系統。與傳 統線束比較,多路傳輸裝置大大減少了導線及聯插件數目,使布線更為簡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