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菌種的發酵料的方法:復堆后待料溫均勻上升至65℃以上維持24h進行第三次翻堆。翻堆方法同第二次翻堆。整個料堆表層15㎝和通氣孔邊緣10㎝分布有大量白色放線菌。底層黃色培養料明顯減少,料堆大部分位置黃色培養料消失變為淺褐色。除料堆表面3㎝厚的玉米芯干燥外,其它玉米芯顏色基本趨于一致,仍有氨味散發出來但不太刺鼻。復堆后待料溫均勻上升至65℃以上維持24h進行第四次翻堆。翻堆方法同第二次翻堆,翻堆時加入剩余的1%石灰。整個料堆通氣孔處放線菌基本消失,在兩通氣孔之間分布大量放線菌,且培養料上下均勻,基本沒有氨味,散發出微甜酵香味;底層5㎝處仍有少許酸臭味。玉米芯柔軟,可擠出水分但不下滴。小搖床、大搖床、發酵罐,如果一次接500包需用150L菌種,需200升罐,需配500ML、5000ML三角瓶以及立式滅菌鍋用于三角瓶滅菌,配單人超凈工作臺接種。23-25攝氏度環境溫度,23-28攝氏度料溫,空氣濕度50-70%,避光培養。根據具體條件選擇網架、立垛、墻式覆土、平埋等一頭或兩頭割口定向出菇。頭潮菇后用補水器補充水分和營養進行轉潮管理。固體菌種從斜面母種開始,原種25天,栽培種25天,栽培袋兩頭接種30天,總需80天;液體菌種從斜面到接種:11天,菌袋28天,總39天。液體菌種菌齡短、生命力強產量量好,大幅度縮短時間、節約人工降低成本。栽培種培養:栽培種的制備實際上就是原種進行一次擴大培植。栽培種木屑培養基的配方同原種培養的配方。棉籽皮培養基的配方也同原種培養的配方。裝瓶后滅菌,在無菌條件下,把原種菌種接入栽培種瓶內。一瓶750毫升原種可接80-100瓶栽培種。接種后置于25℃恒溫條件下培育一個月左右,長滿瓶后即可播種。在培養原種和栽培種時,接種后每隔2-3天要檢查一次,直至菌絲長滿料面后每周檢查一次。揀出有雜菌污染的菌種,并遠離培養室處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