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纖維氈片的幾種類型(1)短切原絲氈:將玻璃原絲(有時也用無捻粗紗)切割成50mm長,將其隨機但均勻地鋪陳在網帶上,隨后施以乳液粘結劑或撒布上粉末結劑經加熱固化后粘結成短切原絲氈。短切氈主要用于手糊、連續制板和對模模壓和SMC工藝中。對短切原絲氈的質量要求如下:①沿寬度方向面積質量均勻;②短切原絲在氈面中分布均勻,無大孔眼形成,粘結劑分布均勻;③具有適中的干氈強度;④優良的樹脂浸潤及浸透性。(2)連續原絲氈:將拉絲過程中形成的玻璃原絲或從原絲筒中退解出來的連續原絲呈8字形鋪敷在連續移動網帶上,經粉末粘結劑粘合而成。連續玻纖原絲氈中纖維是連續的,故其對復合材料的增強效果較短切氈好。主要用在拉擠法、RTM法、壓力袋法及玻璃氈增強熱塑料(GMT)等工藝中。(3)表面氈玻璃鋼制品:通常需要形成富有樹脂層,這一般是用中堿玻璃表面氈來實現。這類氈由于采用中堿玻璃(C)制成,故賦予玻璃鋼耐化學性特別是耐酸性,同時因為氈薄、玻纖直徑較細之故,還可吸收較多樹脂形成富樹脂層,遮住了玻璃纖維增強材料(如方格布)的紋路,起到表面修飾作用。(4)針刺氈:針刺氈或分為短切纖維針刺氈和連續原絲針刺氈。短切纖維針刺氈是將玻纖粗紗短切成50mm,隨機鋪放在預先放置在傳送帶上的底材上,然后用帶倒鉤的針進行針刺,針將短切纖維刺進底材中,而鉤針又將一些纖維向上帶起形成三維結構。所用底材可以是玻璃纖維或其它纖維的稀織物,這種針刺氈有絨毛感。其主要用途包括用作隔熱隔聲材料、襯熱材料、過濾材料,也可用在玻璃鋼生產中,但所制玻璃鋼強度較低,使用范圍有限。另一類連續原絲針刺氈,是將連續玻璃原絲用拋絲裝置隨機拋在連續網帶上,經針板針刺,形成纖維相互勾連的三維結構的氈。這種氈主要用于玻璃纖維增強熱塑料可沖壓片材的生產。(5)縫合氈:短切玻璃纖維從50mm乃至60cm長均可用縫編機將其縫合成短切纖維或長纖維氈,前者可在若干用途方面代替傳統的粘結劑粘結的短切氈,后者則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連續原絲氈。它們的共同優點是不含粘結劑,避免了生產過程的污染,同時浸透性能好,價格較低。E-玻璃纖維和C-玻璃纖維的主要成分[來源:重慶璨月新材料]生產玻璃纖維用的玻璃不同于其它玻璃制品的玻璃。國際上已經商品化的纖維用的玻璃成分如下:E-玻璃亦稱無堿玻璃,是一種硼硅酸鹽玻璃。目前是應用廣泛的一種玻璃纖維用玻璃成分,具有良好的電氣絕緣性及機械性能,廣泛用于生產電絕緣用玻璃纖維,也大量用于生產玻璃鋼用玻璃纖維,它的缺點是易被無機酸侵蝕,故不適于用在酸性環境。C-玻璃亦稱中堿玻璃,其特點是耐化學性特別是耐酸性優于無堿玻璃,但電氣性能差,機械強度低于無堿玻璃纖維10%~20%,通常國外的中堿玻璃纖維含一定數量的三氧化二硼,而我國的中堿玻璃纖維則完全不含硼。在國外,中堿玻璃纖維只是用于生產耐腐蝕的玻璃纖維產品,如用于生產玻璃纖維表面氈等,也用于增強瀝青屋面材料,但在我國中堿玻璃纖維占據玻璃纖維產量的一大半(60%),廣泛用于玻璃鋼的增強以及過濾織物,包扎織物等的生產,因為其價格低于無堿玻璃纖維而有較強的競爭力。玻璃纖維布和玻璃的材質有區別?[來源:重慶璨月新材料]玻璃纖維布和玻璃主要材質區別不大,主要是由于生產時料性要求不同,因此配方上有些差別。平板玻璃二氧化硅含量在70——75%左右,玻璃纖維二氧化硅含量一般在60%以下。玻璃是經過高溫熔制的無機材料(800度以上,日用玻璃一般在1100度熔制。),在軟化點溫度以下,不會發生化學變化。軟化點溫度以上,也只是變軟、熔化或分解,不會出現燃燒現象。玻璃纖維布是將玻璃拉制成極細的玻璃絲,此時的玻璃絲就具有了很好的柔軟性。將玻璃絲紡成紗,再通過織布機就可以織成玻璃纖維布。由于玻璃絲極細,單位質量的表面積極大,所以耐溫性能有所下降。就像用蠟燭也能將細銅絲熔化一樣。不過玻璃并不能燃燒。我們所能看到的燃燒實際上是為了改善玻璃纖維布的性能,而在玻璃纖維布表面涂布的樹脂材料,或附著的雜質。玻璃纖維布或涂布一些耐高溫涂料后,是可以制作耐火服、耐火手套、耐火毯一類的產品。但是如果直接接觸皮膚,斷裂的纖維對皮膚的刺激比較大,會很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