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玻璃纖維和C-玻璃纖維的主要成分[來源:重慶璨月新材料]生產玻璃纖維用的玻璃不同于其它玻璃制品的玻璃。國際上已經商品化的纖維用的玻璃成分如下:E-玻璃亦稱無堿玻璃,是一種硼硅酸鹽玻璃。目前是應用廣泛的一種玻璃纖維用玻璃成分,具有良好的電氣絕緣性及機械性能,廣泛用于生產電絕緣用玻璃纖維,也大量用于生產玻璃鋼用玻璃纖維,它的缺點是易被無機酸侵蝕,故不適于用在酸性環境。C-玻璃亦稱中堿玻璃,其特點是耐化學性特別是耐酸性優于無堿玻璃,但電氣性能差,機械強度低于無堿玻璃纖維10%~20%,通常國外的中堿玻璃纖維含一定數量的三氧化二硼,而我國的中堿玻璃纖維則完全不含硼。在國外,中堿玻璃纖維只是用于生產耐腐蝕的玻璃纖維產品,如用于生產玻璃纖維表面氈等,也用于增強瀝青屋面材料,但在我國中堿玻璃纖維占據玻璃纖維產量的一大半(60%),廣泛用于玻璃鋼的增強以及過濾織物,包扎織物等的生產,因為其價格低于無堿玻璃纖維而有較強的競爭力。編織氈工藝![來源:重慶璨月新材料]玻璃纖維縫編織物亦稱為針織氈或編織氈,它既不同于普通的織物,也不同于通常意義的氈。典型的縫編織物是一層經紗與一層緯紗重疊在一起,通過縫編將經紗與緯紗編織在一起成為織物。縫編織物的優點如下:①它可以增加玻璃鋼層合制品的極限抗張強度,張力下的抗脫層強度以及抗彎強度;②減輕玻璃鋼制品的重量;③表面平整使玻璃鋼表面光滑;④簡化手糊操作,提高勞動生產率。這種增強材料可以在拉擠法玻璃鋼及RTM中代替連續原絲氈,還可以在離心法玻璃鋼管生產中取代方格布。無紡纖維表面處理無紡纖維層,特別是針刺氈,在加工完成后,表面會有許多突出的絨毛,這不利于粉塵從纖維濾料表面脫落。于是就需要進行表面處理。無紡濾料的表面處理的目的是:提高過濾效率和清灰效果;增強耐熱、耐酸堿、耐腐蝕性能;降低濾料阻力,延長使用壽命等。表面處理的方法很多,但總體上可分為物理方法或化學方法兩方面。在物理方法中,常用的方法是熱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