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種禽苗有:七彩山雞苗(野雞苗),綠殼蛋雞苗,貴妃雞苗,蘆花雞苗,紅玉雞苗,白烏雞苗,柴雞苗,青腳麻雞苗,孔雀苗,珍珠雞苗,大雁,野鴨,天鵝,錦雞,白冠長尾雉,鴛鴦,量大優惠,雞苗運輸途中的成活率注:凡在我場購苗的10月份出苗時間為:10月2號,10月8號,10月14號,10月20號,10月26號孵化管理雞蛋在孵化期間,每日定時觀察溫度和濕度(如不符合要求應及時調整),并做記錄,一般每2小時檢查記錄一次。定時往孵化機的水盤內加水,定時翻蛋。注意通風換氣及儀表、指示器的變化,如有異常應及時排除故障。落盤與出雛雞種蛋孵化至18天,應將活的胚蛋落盤。落盤后要按種蛋孵化的溫度與濕度要求來控制溫度和濕度,即較前一孵化階段,溫度適當降低,而濕度適當增加,以利出雛。為有足夠濕度,應適當增加水盤數量,保持水盤內的清潔,以利水分蒸發。雞種蛋孵化至第20天即開始出雛,滿21天出雛完畢,雞雛出殼后,在出雛器內要停留至羽毛干透,而后取出,放入育雛室或箱中。揀雛過早,幼雛羽毛未干,對環境適應性差;撿雛過晚,幼雛羽毛干后,即可活動,則雛可能自行爬出,掉入水盤淹死。出雛期間應盡量少開照明燈,只在撿雛時開燈,以免幼雛爬行時損傷關節。一般2小時揀雛一次。每次孵化工作結束后,應將孵化器、出雛器及用具進行徹底清掃、刷洗和消毒。樣提高綠殼蛋雞(綠殼蛋雞苗)產蛋率1.采用科學的光照。在母雞產蛋的頭1個月里,將日周期改為28小時,并按12小時光照、16小時黑暗變換,平均蛋重可增加10%,且蛋殼堅固,極少有小蛋。2.適時給雛雞剪冠。小雞出殼后24小時內尚未開食時剪去雞冠,或在小雞能鑒別雌雄時,挑選雌雛剪去雞冠,不僅能節省飼料,還能避免成雞的各種冠傷,母雞開產后產蛋率也能提高。3.日喂次數。現代研究表明,雞蛋的蛋黃和蛋清在白天形成,蛋殼是在下午或夜間形成。蛋雞應日喂2次,晚餐要增加鈣的含量,早餐每公斤飼料中含粗蛋白19%--19.5%、鈣5.5%--6%,不僅能調節產蛋周期,提蛋量,還能節省飼料。4.淘汰低產雞。當雞在34--38周齡、50和65周齡時,淘汰低產雞,有利于改善雞群的生產環境。低產雞的特征是:雞冠干燥、皺縮、蒼白,頭、喙、頸部呈明顯黃色。5.補磷和微量元素。每噸飼料中添加4--10公斤磷酸氫鈣,可降低綠殼蛋雞疲勞癥死亡率。在熱應激的條件下,磷對維持較高的成活率、生長率和產蛋率是必需的。籠養雞產蛋高峰期,日糧中有效磷的含量為0.45%--0.5%(總磷0.65%--0.75%),老雞日糧中有效磷逐漸降到0.4%(總磷0.75%),中雞在整個生長期日糧中有效磷的含量維持在0.5%。在蛋雞干飼料中補充適量的鋅,可增加雞肝臟內的多種酶,產蛋率提高,若在飼料中補充適量的錳,則可減少蛋雞產軟殼蛋的數量。6.適時斷喙。雞斷喙的時間有3個較佳時期:6--9周齡、10--14周齡、18--20周齡,結合轉群、上籠進行斷喙.或對以前斷喙的雞群進行修喙,即可以將漏切、喙長、喙尖或喙變形者進行補切或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