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綠殼蛋雞養殖的關鍵技術。綠殼蛋雞一般以散養為主,具耐粗飼,抗病力和覓食能力強,在普遍農村很多養殖戶都是利用山地來飼養綠殼蛋雞,這種飼養模式具有隔離條件好,疾病發生少,成活率高,投資少等特點。采用這種模式,養殖戶可以降低飼養成本,同時產出的綠殼雞蛋的品質也有。目前在貴州地區養殖綠殼蛋雞日益興盛。綠殼蛋雞的養殖,首先考慮的就是雞舍的建設,養殖戶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陋就簡。可搭建式、簡易式棚舍。棚寬5米,長度依雞群大小而定(每平方米容雞15只),棚中間高度1.8~2米。前后墻高1米左右,棚頂先蓋一層油氈,上面覆一層茅草或麥秸,草上覆一層塑料薄膜防水保溫。棚的四壁用秸稈編成籬笆墻,或用塑料布、塑料薄膜、油氈等圍上。棚舍四周應有排水溝。棚舍南面留好幾個可以關閉的洞口,用于雞只進出。四周圍的塑料布或薄膜是活動性的,在炎熱天時,可以掀起0.8~1.0米,以利降溫。其次在綠殼蛋雞的喂養方面,育雛期應喂全價配合料,采取少喂多餐的方法,雛雞始終處在食欲旺盛狀態,以促進雛雞生長發育。育成、放牧期要多喂青綠飼料、土雜糧等,青綠飼料一般是采用人工種草養養雞,可利用牧草作為養雞的主要飼料來源之一,大幅度減少了精飼料2.32公斤,每只雞節約成本8.5元,經濟效益。一般選用種植牧草如hn-mc優優菊苣、hn-mc優優籽粒莧等,牧草喂雞有利于增強雞體的抗病能力,提高養雞成活率和養殖效益,減少藥物的使用,特別是完全替代了多種維生素的使用。后,綠殼蛋雞的管理還需要嚴格進行防疫和驅蟲。養殖戶注意防治球蟲病,一般以在15日齡和35日齡各預防一次為好。驅球蟲可用辣蓼、馬齒莧、大蒜各300克切碎拌料或煎水喂雞。平時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中草藥板藍根、穿心蓮、金銀花、野菊花、連翹等,盡量控制西藥用量,減少藥物殘留。綠殼蛋雞目前需求情況是樣的?據《中國食品報》報道:現全國平均每個市(縣)養殖蛋雞數已超過100萬只,基本飽和,養殖者已無利可圖,這也近年來很多蛋雞場家一直在走下坡路,很多場家甚至跌破血本的重要原因。普通雞蛋的價格一降再降,已經到了成本的邊緣,老百姓也不愁買不到雞蛋,且時間久了,人們發現雞蛋不像以前那么香了,并且了解到雞蛋的膽固醇高,一些人便遠離了雞蛋。綠殼蛋的面世,為眾多蛋雞場家更換新品種提供了出路,也為眾多投資者提供了潛在商機,也將徹底消除了人們對普通雞蛋的種種顧慮,漸漸喜歡具有滋補保健的綠雞蛋。現在,綠殼蛋雞存欄僅有10萬只,其中種雞有3.5萬只,不及市場需求的百萬分之一,特別是我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綠殼蛋雞作為我國的畜禽產品,有希望步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綠色農產品之一。預測,綠殼蛋雞十年內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并將逐步取代普通禽蛋,市場潛力巨大,養殖景十分誘人,是養殖愛好者、下崗就業者的選項目。目前一些有遠見的蛋雞養殖場已經紛紛轉產綠殼雞蛋,并已取得高求量綠殼蛋雞生態養殖方法育蟲養雞三法,生態養雞之育蟲養雞技術2016年08月20日15:47來源:中國雞蛋網標簽:育蟲養雞三法育蟲養雞是指在養雞的同時培育一些如蠅蛆、蚯蚓等高蛋白質活體飼料作為雞飼料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不僅成本低、而且生態綠色,并且可明顯促進肉雞的生長,從而提前10-15天出籠,現小編給大家介紹育蟲養雞的三個方法:1、雜物育蟲法。將鮮牛糞、雜草、雜糞等易生蟲子的原料混合加水調成糊狀,堆成1m高、1.5m寬、3m長的堆,堆頂部及四周用稀泥巴覆蓋,堆頂部再用草蓋好,以防曬干。過7~15天后生蟲。2、麥糠育蟲法。在庭院角落處堆放兩堆麥糠,分別用草泥(碎草與稀泥巴混合而成)糊起來,數天后即生蟲子,輪流讓雞采食,食完后再將麥糠等集中起來堆成堆,照樣糊草泥,又可生蟲子。3、豬糞發酵育蟲法。每500kg豬糞曬至七成干后加入20%肥泥和3%麥糠或米糠拌勻,堆成堆后用塑料薄膜封嚴發酵7天;挖深50cm的土坑,將以上發酵料平鋪于坑內30~40cm厚,上用青草、草簾、麻袋等蓋好,保持潮濕,約20天后即生蠅蛆、蟲、蚯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