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玻璃纖維和C-玻璃纖維的主要成分[來源:重慶璨月新材料]生產玻璃纖維用的玻璃不同于其它玻璃制品的玻璃。國際上已經商品化的纖維用的玻璃成分如下:E-玻璃亦稱無堿玻璃,是一種硼硅酸鹽玻璃。目前是應用廣泛的一種玻璃纖維用玻璃成分,具有良好的電氣絕緣性及機械性能,廣泛用于生產電絕緣用玻璃纖維,也大量用于生產玻璃鋼用玻璃纖維,它的缺點是易被無機酸侵蝕,故不適于用在酸性環境。C-玻璃亦稱中堿玻璃,其特點是耐化學性特別是耐酸性優于無堿玻璃,但電氣性能差,機械強度低于無堿玻璃纖維10%~20%,通常國外的中堿玻璃纖維含一定數量的三氧化二硼,而我國的中堿玻璃纖維則完全不含硼。在國外,中堿玻璃纖維只是用于生產耐腐蝕的玻璃纖維產品,如用于生產玻璃纖維表面氈等,也用于增強瀝青屋面材料,但在我國中堿玻璃纖維占據玻璃纖維產量的一大半(60%),廣泛用于玻璃鋼的增強以及過濾織物,包扎織物等的生產,因為其價格低于無堿玻璃纖維而有較強的競爭力。玻璃纖維的性能1.物理性能a.外觀:光滑,圓柱形。纖維之間抱合力小,影響了與樹脂的復合效果。但光滑表面對氣體和液體通過的阻力小,所以制作過濾材料較理想。b.密度:2.5左右,主要取決于玻璃的成分。某些特種玻璃,如石英玻璃纖維,高硅氧玻璃纖維等,其密度較低,僅為2.0-2.2g/cm3;含有大量重金屬氧化物的高模GF,密度可達2.7-2.9g/cm3。2.力學性能拉伸強度:GF的拉伸強度比玻璃高幾十倍?微裂紋假說:玻璃結構的不均勻性,使玻璃易產生微裂紋,外力作用下,形成應力集中點。玻璃纖維,更多地保留著高溫熔體的結構(結構均一性提高),微裂紋產生機會減少,且GF截面小,所以表面微裂紋比塊狀玻璃少。關于玻璃纖維一些你不知道的技術參數說到玻璃纖維,相信從事玻璃鋼行業的朋友都不陌生,因為玻璃鋼(frp)里的“玻”指的就是玻璃纖維(fiberglass)。堿含量在日常生產中大家都知道玻璃纖維有分無堿和中堿,但是劃定的呢,相信很多朋友卻并不是很清楚。這里就關系到一個堿含量的問題,主要是指堿金屬氧化物的含量。按堿含量不同,玻璃纖維主要分為三種:①無堿玻璃纖維(氧化鈉0%~2%,屬鋁硼硅酸鹽玻璃)②中堿玻璃纖維(氧化鈉8%~12%,屬含硼或不含硼的鈉鈣硅酸鹽玻璃)③高堿玻璃纖維(氧化鈉13%以上,屬鈉鈣硅酸鹽玻璃)可見大家常說的無堿并不是真的無堿,只是堿金屬含量低于2%。一般應用于復合材料上的主要是無堿和中堿玻璃纖維。下面來看看無堿玻纖和中堿玻纖性能上的一些對比:成本力學性能化學穩定性耐水耐酸耐堿無堿高于中堿無堿優于中堿無堿優于中堿中堿明顯優于無堿無堿略優于中堿從表中可以看出無堿和中堿玻璃纖維也是各有所長,因此在做產品的時候我們可根據產品的特性和需求來因材施用,達到合適的性價比。單絲直徑玻璃纖維的單絲直徑一般為幾個微米到二十幾個微米,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的1/20-1/5。粗纖維:其單絲直徑一般為30μm。初級纖維:其單絲直徑大于20μm。中級纖維:單絲直徑10-20μm。纖維(亦稱紡織纖維):其單絲直徑3-10μm。對于單絲直徑小于4um的玻璃纖維又稱為超細纖維。單絲直徑不同,不僅纖維的性能有差異,而且影響到纖維的生產工藝、產量和成本。一般5-10um的纖維作為紡織制品用,10-14um的纖維一般做無捻粗紗、無紡布、短切纖維氈等較為適宜。單絲直徑由鉑金漏板的孔徑和拉絲速度決定,一般單絲越細的纖維成本越貴。一方面和生產工藝較難、產量較低有關;另一方面單絲越細,單位面積含有的偶聯劑也會更多。特克斯(tex)特克斯(tex),簡稱特,是一種線密度單位,又稱號數。指1000米長紗線在公定回潮率下重量的克數,tex=g/L*1000,其中g為紗(或絲)的重量(克),L為紗(或絲)的長度(米)。它是定長制單位,克重越大紗線越粗。每束纖維原絲都由數百根甚至上千根單絲組成,因此簡單來說tex就是衡量單股玻璃纖維紗的粗細。我們常見的1200、2400、4800號都是指紗的線密度,即每千米紗的重量為1200g、2400g、4800g。含水率玻璃纖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含水率,按照行業標準玻璃纖維的含水率應該低于0.2%。我們在日常生產中經常會忽略這個參數,由于大多數工廠的儲存條件不完善,隨意放置的玻璃纖維容易吸潮,因此會造成含水率過高,影響樹脂的固化。這種現象在南方“回南天”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用之前可以把玻璃纖維稍微烘烤一下,控制含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