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殼蛋雞產蛋期飼養管理【摘要】培育出發育良好、活潑和健壯的雛雞是蛋雞育雛的目標,而其中一項重要而細致的工作就是雛雞的飼養管理,其與綠殼蛋雞雛雞的生長發育和成活率、成雞的種用價值和生產性能以及整個雞場的經濟效益具有直接關系。因此,必須對育雛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筆者對蛋雞育雛階段的飼養管理要點進行簡單概述,以供大家參考。1育雛前準備育雛前必須沖洗干凈育雛舍,同時進行嚴格徹底的消毒,墻壁一般使用10%的生石灰水刷白并消毒。打掃地面后先用清水沖洗干凈,再噴灑1次3%的氫氧化鈉溶液。后,整個雞舍使用福爾馬林溶液進行1次熏蒸消毒,即先封閉整個育雛舍,按照每立方米空間將159高錳酸鉀添加到30mL福爾馬林中,持續熏蒸1~2h。育雛舍門口要設有消毒池。進雛前I~2h需要對雞舍進行升溫,使其達到育雛的要求,一般室內平均溫度適宜控制在25~27℃,且保持通風良好。另外,飲水器內要添加5oA~8%的白糖水,提前準備所需的開食料。制定合理的工作人員交接班制度,準備相應的記錄本或者表格。2溫、濕度適宜初生雛雞一般需要的溫度較高,一星期育雛舍內的溫度控制在33~35℃,之后每星期降低2。C。經過6星期左右,雛雞基本能夠適應自然環境溫度。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只通過溫度計來判斷溫度合適,而是要與雛雞的行為表現相結合,進行綜合判斷。當舍內溫度適宜時,雛雞好動活潑,飲水適量,采食良好,排出正常的糞便,安靜睡眠,平時沒有出現異常叫聲,且均勻分布在育雛室內。當舍內溫度偏高時,雛雞會遠離熱源,張嘴和伸翅,呼吸頻率加快,往往會發出“吱吱”的叫聲。當舍內溫度偏低時,雛雞會相互堆積在一起,且靠近熱源,收縮頸羽,行動遲緩。育雛舍內的濕度適宜可通過干濕度計來判斷,一般育雛第星期的濕度要控制在60%~70%,二星期之后控制在55%~60%。如果濕度忽低忽高都會對雛雞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如果濕度過高,會使舍內有害氣體濃度增加,有利于寄生蟲卵的發育和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從而導致雛雞易患有各種疾病;如果濕度過低,舍內容易羽屑飛揚,且存在大量的灰塵,導致雛雞容易發生呼吸道疾病。常年出售綠殼蛋雞苗,蘆花雞苗,柴雞苗,山雞苗,貴妃雞苗,黑鳳烏雞苗,白鳳烏雞苗等育雛前應該做好些工作育雛前要充分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不能臨時去應付。雛雞的飼養人員要選擇工作負責、細致,具有一定養雞經驗,會觀察、能發現問題的人擔任。(1)育雛舍首先要準備好育雛舍,房屋不能滲漏雨水,墻壁不能有裂縫,水泥地面要平整.無鼠洞且干燥,門窗嚴密,房屋保溫性能好,并能通風換氣。平養育雛舍內要間隔成幾個小間,每小間面積以20平方米為宜,便于分群飼養管理和調整雞群。(2)育雛設備育雛要準備好保溫設備、飼槽、飲水器、水桶、料捅、溫濕度計、掃帚、清糞工具、消毒用具,另外還應根據實際情況添置需要的用具。一股每只雛雞占有的料槽長度為:1—3周齡4厘米,4—6周齡6厘米。每100只雛雞占有飲水器60厘米。只有每只雛雞有合適的采食和飲水位置,才能使其均勻地生長發育。若是籠養育雛,還要準備專用的育維籠。育雛籠同育成籠合二為一做成既可育雛又可育成,以免浪費設備。育雛育成籠可就地取材自制,也可委托有關工廠制造。總之,要便于雛雞采食、飲水和飼養人員管理操作方便。(3)保溫設備根據飼養條件和育雛要求選擇和修建相應的供溫設備。如:保溫傘、紅外線燈泡、電熱管(板)、煙道、火爐等。(4)清洗消毒育雛舍在進雞之前必須徹底清洗,包括墻壁、地面、籠具等設備的清洗。然后用1%的氫氧化鈉(燒堿)溶液噴灑墻壁和地面,再用其他消毒劑按使用說明對育雛臺所有設備進行噴灑。后把門窗關閉,對育雛舍和用具進行熏蒸消毒。其方法有兩種:一是每立方米空間用福爾馬林40毫升、高錳酸鉀20克。先放高錳酸鉀在舍內瓷器中,后加入福爾馬林,使其產生煙霧熏蒸2小時,然后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使舍內煙霧散發出去。第二是用0.1%的過氧乙酸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間用過氧乙酸3克,放在容器內加熱使其蒸發,密閉2小時。熏蒸時,舍內相對濕度要保持在60%,其消毒效果明顯。綠殼蛋雞分類:綠殼蛋雞按羽系分為:五黑系綠殼蛋雞,黑羽系綠殼蛋雞,麻羽系綠殼蛋雞。五黑系綠殼蛋雞特點:黑骨,黑肉,黑皮,黑毛,黑內臟,體重:成年公雞體重在1.9-2.2公斤,母雞成年體重在1.5-1.6公斤。羽毛為片狀羽,母雞開產體重在1.5公斤,年產蛋在180-220枚,蛋重50殼。綠殼率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