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視覺行業的人士都知道,機器視覺檢測系統一般是通過CCD照相機將被監測的對象轉換成圖,傳送給機器視覺是同種的圖像處理系統實現的,在這個過程中,機器視覺系統地圖像處理系統,會依據像素的分布和各個不同成像區域的亮度、顏色等不同的信息,將圖像信號再次轉化為數字化的信號。這些信號所反映出來的監測項目的特征,將作為輸出結果,為電腦或者人工判斷提供參考依據,進而達到自動化、提率的目標。機器視覺系統實現這些工作原理,需要有幾個典型結構的支持:首先就是照明系統,與機器視覺相關的照明系統,又被稱為機器視覺光源。可以這么說,照明是影響機器視覺系統輸入和判斷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因為它直接影響機器視覺系統輸入數據的質量和分析依據,還有就是這個系統的實際應用效果。通常情況下,按照目前機器視覺光源行業的狀況,是沒有通用的機器視覺照明設備的,所以針對任何一個新開發的機器視覺系統,需要開發對應的機器視覺光源,找到適用的照明設備和系統。其次就是鏡頭了,鏡頭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成像的效果,而選擇好的鏡頭,就需要關注體現鏡頭配置的幾個關鍵因素:如焦距、目標高度、影像高度、放大倍數、影像至目標的距離、中心點、節點、畸變等,這些都決定著鏡頭的質量,也關系到機器視覺系統的判讀水平。故而,選用工業鏡頭時必須考慮視野、工作距離,CCD(攝像機成像傳感器裝置的尺寸)等因素。另外,就是一些圖像采集和機器選型方面的結構了。這些典型的結構決定了機器視覺系統的整體功能特性。由此可見,機器視覺領域,重要典型的結構就是機器視覺光源和工業鏡頭了,選擇的機器視覺系統,必須先選擇相應的機器視覺光源與之搭配,同時配置好的圖像處理系統,也就是的工業相機和工業機關念頭。如今,中國正成為世界機器視覺發展活躍的地區之一,應用范圍涵蓋了工業、農業、醫藥、軍事、航天、氣象、天文、公安、交通、安全、科研等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其重要原因是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制造業的加工中心,高要求的零部件加工及其相應的先進生產線,使許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機器視覺系統和應用經驗也進入了中國。經歷過長期的蟄伏,2010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數據顯示當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達到8.3億元,同比增長48.2%,其中智能相機、軟件、光源和板卡的增長幅度都達到了50%,工業相機和鏡頭也保持了40%以上的增幅,皆為2007年以來的zui高水平。2011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步入后增長調整期。相較2010年的高速增長,雖然增長率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很高的水平。2011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為10.8億元,同比增長30.1%,增速同比2010年下降18.1個百分點,其中智能相機、工業相機、軟件和板卡都保持了不低于30%的增速,光源也達到了28.6%的增長幅度,增幅遠高于中國整體自動化市場的增長速度。電子制造行業仍然是拉動需求高速增長的主要因素。2011年機器視覺產品電子制造行業的市場規模為5.0億人民幣,增長35.1%。市份額達到了46.3%。電子制造、汽車、制藥和包裝機械占據了近70%的機器視覺市場份額。機器視覺檢測系統采用CCD照相機將被檢測的目標轉換成圖像信號,傳送給專用的圖像處理系統,根據像素分布和亮度、顏色等信息,轉變成數字化信號,圖像處理系統對這些信號進行各種運算來抽取目標的特征,如面積、數量、位置、長度,再根據預設的允許度和其他條件輸出結果,包括尺寸、角度、個數、合格/不合格、有/無等,實現自動識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