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特點:☆超濾過程僅采用壓力作為膜分離的動力,因此分離裝置簡單、流程短、操作簡便、易于控制和維護。☆超濾過程不發生相變化,無需加熱,能耗低,無需添加化學試劑,無污染,是一種節能環保的分離技術。☆超濾技術分離效率高,在水處理中分離細菌、大腸桿菌、熱源、病毒、膠體微粒、大分子有機物質等,對稀溶液中的微量成分的回收、低濃度溶液的濃縮均非常有效。☆超濾過程是在常溫下進行,條件溫和無成分破壞,因而特別適宜對熱敏感的物質,如藥物、酶、果汁等的分離、分級、濃縮與富集。☆可以全量過濾和錯流過濾方式操作,運用靈活,回收率高(90%-80%)☆由于超濾操作壓力小,所以一般靠自來水壓便可驅動,不需額外的加壓設備,因此能耗低。EDI(Electrodeionization)又稱電除鹽,是國際上20世紀90年代開始逐漸發展起來的新型水、超水制備技術,是水生產技術的一次革命性的進步。該技術巧妙地將電滲析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相融合,通過陰、陽離子交換膜對陰、陽離子的選擇性透過作用與離子交換樹脂對離子的交換作用,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實現離子的定向遷移,從而完成水的深度除鹽,同時水電離解產生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對離子交換樹脂進行再生,因此不需酸堿化學再生而能連續制取超水。它具有技術先進、操作簡單和優異的環保特性,是潔凈生產技術,在電子、電力、醫藥、化工和實驗室等領域得到日趨廣泛的作用。EDI裝置是水制備的首要,可以制取10~15MΩ.cm的超水,廣泛用于電子等行業。超濾(Ultrafiltration)技術是一種膜濾法,也有錯流過濾(CrossFiltration)之稱。它能從周圍含有微粒的介質中分離出10~100A的微粒,這個尺寸范圍內的微粒,通常是指液體內的溶質。其基本原理是在常溫下以一定壓力和流量,利用不對稱微孔結構和半透膜介質,依靠膜兩側的壓力差作為推動力,以錯流方式進行過濾,使溶劑及小分子物質通過,大分子物質和微粒子如蛋白質、水溶性高聚物、細菌等被濾膜阻留,從而達到分離、分級、化、濃縮目的的一種新型膜分離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