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是一門涉及學科較多、應用廣泛的綜合性科學技術。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它由5個單元組成:1、程序單元。決定做和做。2、作用單元。施加能量和定位。3、傳感單元。檢測過程的性能和狀態。4、制定單元。對傳感單元送來的信息進行比較,制定和發出指令信號。5、控制單元。進行制定并調節作用單元的機構。自動化的研究內容主要有自動控制和信息處理兩個方面,包括理論、方法、硬件和軟件等,從應用觀點來看,研究內容有過程自動化、機械制造自動化、管理自動化、實驗室自動化和家庭自動化等。工業自動化的內容:設計過程:在采用CAD(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之前,機械(或材料加工)工業的設計人員約占技術人員的10%~15%,設計工作50%~60%的工作量是制圖與其他一些重復性勞動,且設計多憑經驗設計,工作量大,周期長,設計圖紙修改不便,設計的安全系數通常較大。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廣泛采用,設計過程中可應用計算機輔助進行產品設計、性能分析、模擬試驗等,進一步的發展是將CAD技術與CAE(計算機輔助工程)技術和CAM(計算機輔助制造)技術等結合起來,實現CAD/CAE/CAM一體化,從而大大縮短了設計過程,提高了設計的準確性與性,設計方案與圖樣的修改和保存也非常便利,設計過程的發展趨勢是設計自動化。自動化的發展情況:進入20世紀以后,工業生產中廣泛應用各種自動調節裝置,促進了對調節系統進行分析和綜合的研究工作。這一時期雖然在自動調節器中已廣泛應用反饋控制的結構,但從理論上研究反饋控制的原理則是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的。1833年英國數學家C.巴貝奇在設計分析機時首先提出程序控制的原理。1939年世界上第*一批系統與控制的研究機構成立,為20世紀40年代形成經典控制理論和發展局部自動化作了理論上和組織上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