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亦稱RO)是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膜分離技術。其孔徑很小,大都≤10×10–10(10A),它能去除濾液中的離子范圍和分子量很小的有機物,如細菌、病毒、熱源等。其原理是:用足夠的壓力使溶液中的溶劑(通常指水)通過反滲透膜分離出水,因它的運行與自然界的正常滲透過程相反,故稱反滲透(或稱逆滲透)。隨著膜技術的發展,膜性能不斷提高,反滲透技術將發展成為進行分離、分級、提和富集的分離新技術。水處理的主要內容可概括為以下三種:(1)去除水中影響使用的雜質以及對污泥的處置,這是水處理的主要內容;(2)為了滿足用水的要求,在水中加入其他物質以改變水的性質,如食用水中加氟以防止齲齒病,循環冷卻水中加緩蝕劑及阻垢劑以控制腐蝕及結垢等;(3)改變水的物理性質的處理,如水的冷卻和加熱等。本章只討論去除水中雜質的方法。石油污染是水體污染的重要類型之一,特別在河口、近海水域更為突出。排入海洋的石油估計每年高黃河干流石油污染嚴重數百萬噸至上千萬噸,約占世界石油總產量的千分之五。石油污染物主要來自工業排放,清洗石油運輸船只的船艙、機件及發生意外事故、海上采油等均可造成石油污染。而油船事故屬于爆炸性的集中污染源,危害是毀滅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