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能否把學生課桌椅“變大”呢?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小學課桌椅的尺寸和大小都有嚴格的標準。根據這份由質檢總局2002年制定的《學校課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2002),學生課桌分為10個型號,每個型號的高低不一樣,但課桌面積大小都是一樣的。同時,對中小學教室面積也有詳細規定。2007年出臺《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明確要求,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積小學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學不低于1.12平方米。那位高中班主任坦言,一般普通的中小學教室大約是60平方米,“除非開展小班化教學,否則很難把課桌變‘大’”。知道了課桌椅的文化和材質,我們再來了解一下課桌椅都有些樣式呢,我們大家知道的都是普通教室的的那種長方形表面的課桌吧,現代技術發展課桌椅的樣式也越來越多,就我了解的樣式有弧形的課桌椅、圓形的課桌椅、橢圓形的課桌椅、還有多媒體教師里的長方形幾人共用的課桌椅,據說現在還有為盲人專門設計的課桌椅。我國學生的課桌椅大體沿襲著西方學校課桌椅的發展軌跡。從構成的材質和發展歷史看,兩者并無明顯不同,都經歷了雜木制造——鋼木合一——硬塑替代階段;從外形看,由單一的形態逐漸過渡到升降式、連式等更符合人體工學的多種形態。而且,隨著青少年身高、體重的發展變化。國內外都存在課桌椅標準再修訂的問題,但也有不同,主要體現于課桌椅的擺放問題,相對國內的普遍整齊劃一,國外學生課桌椅的擺放則靈活多樣。那么,有辦法能把學生的課桌變“干凈”呢?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不少學校都在為課桌上越堆越高的書本找“出路”:有的學校在教室后面放一個柜子,學生可把暫時不用的書本放在里面;有的學校教室小,就在樓層的走廊上擺放柜子,學生人手一柜。但是,這些柜子并非教室的“標準配置”,而是學校自己想方設法配置的。要讓學生有張“干凈”的課桌,除了擴大儲物空間外,記者建議,相關管理部門應盡快開展調研,適當加大課桌椅的尺寸標準和教室面積標準,并將柜子與黑板、課桌椅一樣也列為教室“標配”,畢竟,現在的“國標”已經出臺十幾年,而我國中小學生的平均身高、體重都增加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