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路沿石石材時,應觀察外觀存有裂紋、缺棱缺角、色線色斑、凹陷、砂眼、翹曲、污點等裝飾缺陷。為了確保良好的裝飾效果,消費者購買前可以將石材放置于自然光照射的地點,距離約1.5米觀察石材產品的顏色、花紋一致。在選購路沿石石材時,可以在石材的背面滴入一滴墨水,如果墨水很快地四處分散浸潤,則表明石材的孔隙率較大,材質較疏松,吸水率較大,壓縮強度較低;反之,則說明石材結構致密,孔隙率較小、壓縮強度較高。天然路沿石的放射性水平可分為A、B、C三類。A類產品可以在寫字樓和家庭居室中使用,B類產品放射性程度高于A類,不可用于居室的內飾面,但可用于建筑物的內外飾面;C類產品放射性更高,只可用于建筑物的外飾面。天然路沿石中,放射性屬A類的包括櫻花紅、將軍紅、臺灣紅、新疆紅、石島紅、安溪紅、楓葉紅、西麗紅、天山白麻、天山紅和廈門紅等;屬于B類的包括印度紅和桂林紅等;屬于C類的商品為永定紅,而一些地方的杜鵑紅,放射性水平就大于C類標準。曾有傳言稱,可以通過路沿石的顏色來分辨其放射性的高低。事實上,根據有關部門的測試,顏色并不能作為判斷其放射性的依據。如紅色的路沿石放射性就有高有低,杜鵑紅、南非紅、印度紅等較高,有的是B類、C類,而大量的紅色路沿石,如五蓮紅就是A類產品。總之,路沿石的放射性需要以有關單位檢測的數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