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險等級:指存在于人和財產(被保護對象)周圍的、對他(它)們構成嚴重威脅的程度。這里所說的威脅,主要是指可能產生的人為的威脅(或風險)。被保護對象的風險等級,主要根據其人員、財產、物品的重要價值、日常業務數量、所處地理環境、受侵害的可能性以及公安機關對其安全水平的要求等因素,綜合確定。一般分為三級:一級風險為高風險,二級風險為高風險,三級風險為一般風險。(2)防護級別:指對人和財產安全所采取的防范措施(技術的和組織的)的水平。防護級別的高低,既取決于技術防范的水平,也取決于組織管理的水平。被保護對象的防護級別,主要由所采取的綜合安全防范措施(人防、物防、技防)的硬件、軟件水平來確定。一般也分為三級,一級防護為高安全防護,二級防護為高安全防護,三級防護為一般安全防護。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環境適應性——高環境適應性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安全技術防范系統使用的領域和范圍越來越大,它們要經受從熱帶到寒帶,從平原到高山等等各種自然環境的影響,同時又要經受振動、沖擊、噪音、加速度等各種誘發環境的影響。因此,安全技術防范系統要有良好的環境適應性。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設計和安裝主要應考慮以下環境條件:??自然環境因素:溫度、濕度、氣壓、太陽輻射、雨、固體沉降物、霧、風、鹽和臭氧以及生物和微生物等;??誘發環境因素:沙塵、污染物、振動、沖擊、加速度、聲及電磁輻射等;??電磁輻射因素:無線電干擾、雷電、電場和磁場等。簡言之,用于安全防范工作的專門技術就是安全防范技術。那么,安全防范技術到底又包括些技術內容呢?按照學科、產品屬性和應用領域的不同,一般把安全防范技術分為以下類:(1)入侵探測和防盜報警技術;(2)視頻監控技術;(3)出入口目標識別與控制技術;(4)報警信息傳輸技術;(5)移動目標反劫防盜報警技術;(6)社區安防與社會救助應急報警技術;(7)實體防護技術;(8)防爆安檢技術;(9)安全防范網絡與系統集成技術;(10)安全防范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