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內空氣質量標準變為強制性將會掀起一場汽車產業革命近日,室內車內環境及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宋廣生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環保部正在著手修訂現有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如果一切順利將在2015年正式推出車內空氣質量強制性標準。“一旦車內空氣質量標準成為強制性的,將會給整個汽車產業帶來一次革命。”11月18日,宋廣生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說。至于一個標準的修訂會對整個產業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隨著話題不斷深入,宋廣生耐心地給記者逐一解答。宋廣生:除了促進檢測方法的更新之外,我覺得可以利用物聯網等新技術,在車輛中加入傳感系統,通過24小時不停地監測車內空氣質量,并利用WIFI、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傳回企業或者是環保部的中央控制室。這樣或許能夠實時了解車內空氣質量的變化,為企業的技術改進提供參考。呼吁修訂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今年3月1日是我國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正式實施十周年的日子。正是這一標準,首次在我國引入了室內空氣質量的概念。十年來,在這一標準的下,全社會室內環境保護意識大幅提高,我國室內環境監測技術不斷發展,室內環保產業已形成規模。宋廣生說,這個標準實施十年了,到了應該討論對它進行修訂的時候了,比如PM2.5的控制指標,根據他的了解,許多都認為應該把它添加到標準中。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說,PM2.5,已經不僅僅是危害人體健康,還影響到我們的交通安全和出行問題,飛機誤點在霧霾天氣下已經是很常見的事情。去年2月,國務院發布了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即大氣空氣質量標準,將PM2.5納入監測范圍,得到了社會各界肯定和贊同。但隨之而來便凸顯了一個新的問題,即包括北京在內的許多城市,PM2.5在短時間內要達標幾乎是不可能的。關于這一點,和科研工作者已形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