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教育事業從開辦有規模的學校算起,已有100多年歷史,學生用的課桌椅一直延續采用傳統的雜木制造。改革開放后的80年代初,大城市的少數木制品廠學習國外經驗,從采用鋼木合一制造家具開始,然后采用同樣方法生產我國第二代校用學生課桌椅,代替了部分木制品。鋼木課桌椅雖然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采用機械法生產,但因會松釘、易生銹、使用壽命短等多方面弊病,目前還不能完全替代一代課桌椅。而在中西部大部分地區的農村學校,學生仍大多在使用雜木制造的一代課桌椅。而多年使用的事實也證明,鋼木制造的學生課桌椅的品質并不比被教育界公認的一代木制課桌椅好,所以開發時間雖已持續二十多年,發展速度卻十分緩慢,目前也還只能作為過渡產品,代替部分木制品。記者在一所小學看到,一位五年級學生身高已159厘米,他說自己在教室里坐矮凳、趴矮桌,把腿蜷起來都伸不進桌子底下,只好把腿歪到一旁,每次做完功課,都感覺胸口就像壓上了東西似的,悶得慌,一走出教室得趕快伸腰,不然以后要變成“駝背公公”了。一個戴眼鏡的學生說,他這幾年身體長高很多,趴在課桌上寫字,就像“弓”一樣,眼鏡常常會掉下來。人高桌矮易患近視駝背據了解,一些中小學課桌椅的高矮尺寸長年不變,而學生每天在學校的課桌椅前要連續、固定坐幾個小時,長期下去,會給孩子的身體發育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據分析,課桌太高,造成中小學生用眼距離過近,會使學生視力下降,從而導致患上近視。反之,如果學生的身高增長而桌椅高度不隨之調高,則會使學生上課時易造成體位疲勞,久而久之,形成不良的坐姿,體態受到影響,勢必導致脊柱彎曲、變形、駝背等。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不正確的坐姿引起的脊柱彎曲異常等疾病,還會影響學生的心肺循環、呼吸和消化功能,使其肺活量減少。一些老師也反映,由于課桌椅的不協調,學生坐得不舒服,上課時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愛動的現象。現在學生的身體發育“突飛猛進”,資料顯示,17歲的男孩身高普遍達到1.65米以上。然而,課桌椅卻長年沒有“長進”,不少中小學課桌椅已不符合學生身體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健康。近日,本報一位熱心讀者來信反映,現在小學的課桌尺寸太小了,孩子寫字時縮著雙臂,身體也跟著縮起來,頭壓得很低,造成近視。他建議有關部門專門對中小學生的課桌椅尺寸進行科學設計,使之更適合孩子的身體發育特征。高個同學腿難伸桌底教育部一項調查顯示,1992年至2001年期間,我國城市男、女生身高平均增長6.2厘米和4.8厘米,農村男、女生身高分別增長7.5厘米和6.1厘米。同時,學生的個體身高差異平均值,也由25厘米增加到37厘米。某中小學學生的身高平均值都要高于全國水平。記者在一些中小學看到,不僅各年級學生的身高相差懸殊,就是同一個班里學生的身高相差也達到20厘米以上。然而,學校所用的課桌椅,大部分用同一型號,同一高度,只有不同年級間才略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