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是一門涉及學科較多、應用廣泛的綜合性科學技術。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它由5個單元組成:1、程序單元。決定做和做。2、作用單元。施加能量和定位。3、傳感單元。檢測過程的性能和狀態。4、制定單元。對傳感單元送來的信息進行比較,制定和發出指令信號。5、控制單元。進行制定并調節作用單元的機構。自動化的研究內容主要有自動控制和信息處理兩個方面,包括理論、方法、硬件和軟件等,從應用觀點來看,研究內容有過程自動化、機械制造自動化、管理自動化、實驗室自動化和家庭自動化等。自動化的發展介紹:70年代,自動化的對象變為大規模、復雜的工程和非工程系統,涉及許多用現代控制理論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研究,促進了自動化的理論、方法和手段的革新,于是出現了大系統的系統控制和復雜系統的智能控制,出現了綜合利用計算機、通信技術、系統工程和人工智能等成果的自動化系統,如柔性制造系統、辦公自動化、智能機器人、系統、決策支持系統、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等。自動化的發展情況:進入20世紀以后,工業生產中廣泛應用各種自動調節裝置,促進了對調節系統進行分析和綜合的研究工作。這一時期雖然在自動調節器中已廣泛應用反饋控制的結構,但從理論上研究反饋控制的原理則是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的。1833年英國數學家C.巴貝奇在設計分析機時首先提出程序控制的原理。1939年世界上第*一批系統與控制的研究機構成立,為20世紀40年代形成經典控制理論和發展局部自動化作了理論上和組織上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