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來臨之際,提出了要大,準確,廉價的彈簧。鑒于鐘表匠'彈簧往往手工制造,彈簧大規模生產材質為琴鋼線或者類似的材料。先進的制造方法,使今天的彈簧是無處不在的。計算機控制線和板料折彎機允許自定義彈簧的加工,顯然這是一種專用機械。在很久以后人們才想到:如果壓縮一根螺旋桿,而不是彎曲一根直桿,那么金屬彈簧儲存的能量就會更大。據伯魯涅列斯基的小傳記載,他制作過一口鬧鐘,其中使用了若干代彈簧。有人指出,在附有一些奇特的螺旋彈簧鐘表圖的15世紀末葉的一本機械手冊中有這架鬧鐘的圖樣。這類彈簧也用于現代的捕鼠器。帶圈簧(水平壓縮而不是垂直壓縮的彈簧)的鐘表,在1460年左右肯定已開始使用了,但基本上是皇室的奢侈品,大約又過了1個世紀,帶彈簧的鐘表才成為中產階級人士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