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管理雞蛋在孵化期間,每日定時觀察溫度和濕度(如不符合要求應及時調整),并做記錄,一般每2小時檢查記錄一次。定時往孵化機的水盤內加水,定時翻蛋。注意通風換氣及儀表、指示器的變化,如有異常應及時排除故障。落盤與出雛雞種蛋孵化至18天,應將活的胚蛋落盤。落盤后要按種蛋孵化的溫度與濕度要求來控制溫度和濕度,即較前一孵化階段,溫度適當降低,而濕度適當增加,以利出雛。為有足夠濕度,應適當增加水盤數量,保持水盤內的清潔,以利水分蒸發。雞種蛋孵化至第20天即開始出雛,滿21天出雛完畢,雞雛出殼后,在出雛器內要停留至羽毛干透,而后取出,放入育雛室或箱中。揀雛過早,幼雛羽毛未干,對環境適應性差;撿雛過晚,幼雛羽毛干后,即可活動,則雛可能自行爬出,掉入水盤淹死。出雛期間應盡量少開照明燈,只在撿雛時開燈,以免幼雛爬行時損傷關節。一般2小時揀雛一次。每次孵化工作結束后,應將孵化器、出雛器及用具進行徹底清掃、刷洗和消毒。出售五黑雞綠殼蛋雞種蛋,全國辦理發貨。保受精率90%以上綠殼蛋雞是湖北林區、湖南山區、山東山區、江西林區、河南盧氏山區、云貴高原山區的特產,僅在自然放養條件下生長,以蟲類和草藥為食以其產蛋量。相傳乾隆年間,村民將黑羽烏骨雞進貢給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見黑羽烏骨雞不僅外貌超群,而且肉質細嫩,奇香味美,視為奇品異珍,列為“貢雞”,其所產之蛋列為“貢蛋”。中科院遺傳研究所血型測定結果表明,黑羽烏骨雞是一個國內外罕見的特異性遺傳基因群,該雞在選育時,兼顧體型外貌全黑,蛋殼綠和產蛋量三大性狀指標的前提下重點突出雞蛋品質的選育。已被農業部列為“全國種質資源保護項目”,屬重點保護品種。、士前來實地考察,洽談合作。綠殼蛋雞青殼蛋雞提高雞產蛋量的管理方法1、防寒保暖。夜間,綠殼土雞雞舍的門窗和縫隙要嚴堵,防止“賊風”侵襲;有條件者給予供暖,盡量使雞舍溫度保持在15℃以上,但用爐子取暖時,要防止煤氣中毒。2、調整飼料。冬季,綠殼烏雞雞的采食量較大,飼料應以精料為主,適當補飼青綠多汁飼料,適當減少玉米用量,增加麩皮用量。3、補充光照。采用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一般實行早晚兩次補光,早晨從6時開始補到天亮,傍晚6時半開始補到10時,全天光照約需16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