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化器不只是為了防霧霾空氣凈化器問世的時間已經很久了,但在2011年之前,國內市場上僅有少數消費者使用,主要是為了去除裝修污染;2011年以來,隨著霧霾、PM2.5(細顆粒物)被廣泛關注,大量消費者開始使用空氣凈化器這一新鮮產品。由于大多數國內消費者是為了防范霧霾而添置空氣凈化器,而霧霾天多發于冬天,因此,大多數消費者習慣于在冬天開啟空氣凈化器。相對來說,在夏天,霧霾即使偶爾光臨,也不會持續太多天,其污染程度也沒有冬天那么嚴重,因此,大多數消費者不會開啟空氣凈化器。筆者認為,這可能是空氣凈化器的一大使用誤區。因為,空氣凈化器并不只是用于對抗PM2.5污染的,其還有去除VOC(揮發性有機物,其中包括甲醛)、去除致病菌和過敏原等多種作用。常見的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建材和家具,含石棉絕緣材料,清潔用品,個人護理產品,涂料,紡織,農藥,燃燒器具,工藝美術用品,和許多空氣中的化學物質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通風不良和維護不當的暖通空調系統●顆粒,如灰塵,花粉皮屑●生物污染物,例如細菌和病毒●發霉,由于水的滲透,屋頂漏雨,潮濕的地毯等●煙草制品●室外空氣污染空氣凈化器又稱“空氣清潔器”、空氣清新機、凈化器,是指能夠吸附、分解或轉化各種空氣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塵、花粉、異味、甲醛之類的裝修污染、細菌、過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氣清潔度的產品,主要分為家用、商用、工業、樓宇。空氣凈化器中有多種不同的技術和介質,使它能夠向用戶提供清潔和安全的空氣。常用的空氣凈化技術有:吸附技術、負(正)離子技術、催化技術、光觸媒技術、超結構光礦化技術、HEPA過濾技術、靜電集塵技術等;材料技術主要有:光觸媒、活性炭、合成纖維、HEAP材料、負離子發生器等。現有的空氣凈化器多采為復合型,即同時采用了多種凈化技術和材料介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