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管理雞蛋在孵化期間,每日定時觀察溫度和濕度(如不符合要求應及時調整),并做記錄,一般每2小時檢查記錄一次。定時往孵化機的水盤內加水,定時翻蛋。注意通風換氣及儀表、指示器的變化,如有異常應及時排除故障。落盤與出雛雞種蛋孵化至18天,應將活的胚蛋落盤。落盤后要按種蛋孵化的溫度與濕度要求來控制溫度和濕度,即較前一孵化階段,溫度適當降低,而濕度適當增加,以利出雛。為有足夠濕度,應適當增加水盤數量,保持水盤內的清潔,以利水分蒸發。雞種蛋孵化至第20天即開始出雛,滿21天出雛完畢,雞雛出殼后,在出雛器內要停留至羽毛干透,而后取出,放入育雛室或箱中。揀雛過早,幼雛羽毛未干,對環境適應性差;撿雛過晚,幼雛羽毛干后,即可活動,則雛可能自行爬出,掉入水盤淹死。出雛期間應盡量少開照明燈,只在撿雛時開燈,以免幼雛爬行時損傷關節。一般2小時揀雛一次。每次孵化工作結束后,應將孵化器、出雛器及用具進行徹底清掃、刷洗和消毒。五黑綠殼雞的形成過程五黑綠殼蛋雞在歷史變遷中瀕于失傳,。據人士分析,綠殼蛋雞的形成,很可能是古代黑羽烏雞與野雞自然雜交的結果。經過近十年的培育,這一我國的珍稀雞種終于得以保存下來。據中科院遺傳研究所血型測定結果表明,黑羽綠殼蛋雞是一個國內外罕見的特異性遺傳基因群,該雞在選育時,兼顧體型外貌全黑,蛋殼綠和產蛋量三大性狀指標的前提下重點突出雞蛋品質的選育。綠殼蛋雞接種方法和接種部位目前,綠殼蛋雞免疫接種的常用方法主要有滴鼻點眼免疫法、飲水免疫法、注射免疫法和刺種免疫法。選用一種免疫方法好,主要是根據疫苗的特性、免疫效果和勞動量等情況來決定的。滴鼻點眼免疫法:此法多用于雛雞。一般用50-100毫升的生理鹽水來稀釋1000頭份的疫苗,充分搖勻后,給每只雞的鼻、眼各滴一滴,相當于0.05毫升。此法劑量準確、效果好。新城Ⅱ系疫苗、克隆30疫苗、傳染性喉...弱疫苗、傳染性...H120和H52疫苗等均可用滴鼻點眼法進行免疫。飲水免疫法:在雞群數量大、人力短缺的情況下,為了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免疫而又不干擾雞群,達到省時省力的目的,多采用飲水免疫法。飲水免疫所用的水和器具必須不含重金屬離子和鹵族元素,不殘存任何消物或清潔劑。免疫前雞群必須斷水3-4小時以上,容器數量足以使雞群能同時飲用,容器擺放要合理。用飲水法進行免疫時,水中要加入0.1%的脫脂乳或山梨糖醇,以利于保護疫苗的活性。注射免疫法:用此法免疫,疫苗劑量準確。注射法包括皮下(頸部)注射和肌肉(胸肌)注射兩種。馬立克氏疫苗用皮下射法,其他滅活苗均用肌肉注射法。注射法免疫比較費時費力,抓雞時對雞群的干擾也較大。刺種免疫法:此法用于雞痘疫苗的免疫。一般將1000頭份的疫苗和25毫升生理鹽水稀釋搖勻,然后用筆尖或接種針蘸上疫苗,刺在雞翅膀內側三角區無血管處的翼膜內。小雞刺一針,成雞刺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