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技術種蛋從貯藏室取出后,要在孵化室內自然預熱,待蛋表溫度達到室溫后即進行碼盤入孵,碼盤位置與貯存時一致。另外,孵化機事先清洗、消毒、調試,并要預熱。翻蛋在入孵后第1-20天,每隔2-3小時要翻蛋一次,每日翻蛋8-12次,翻轉角度為90度,以使胚胎各部分受熱均勻,防止胚胎黏殼。如果孵化機內各處溫差±0.5℃,則每日要調盤一次,即上下蛋盤對調,蛋盤四周與中央的蛋對調,以彌補溫差的影響。綠殼蛋雞(綠殼蛋雞苗)1)立體籠式育雛:又簡稱為籠育,是將綠殼蛋雛雞飼養在分層的育雛籠內。通常使用的育雛籠一種分為四層,育雛開始時將雛雞放在上面兩層,隨著雞日齡的增加,逐漸疏散到下面兩層;另外一種是育雛、育成合用的籠具,采用三層階梯式,育雛用中間一層,隨日齡增加分至上下兩層,直到育成期結束(綠殼蛋雞17一18周齡)。后一種方式可減少轉群造成的應激與傷害,但育雛所占雞舍面積比前一種要大,適合于中、小型雞場及戶使用。綠殼蛋雞體小善飛,神經敏感,為減少應激及管理方便,通常采用此育雛方式。籠養育雛的優點:充分利用雞舍空間,增加飼養密度;適合實行機械化和自動化,勞動效率較高;由于雛雞不接觸墊料及糞便,衛生狀況良好,有利于白痢病和球蟲病的預防,雛雞成活率、飼料轉化率均較高。缺點:籠育設備投資相對較大;飼養密度大,對飼料營養、通風換氣、衛生狀況等條件要求嚴格。(2)平面育雛:雛雞飼養在鋪有墊料的地面上(稱地面育雛)或飼養在有一定高度的單尾網上(稱網上育雛)的育雛方式。1)網上育雛。育雛平面網距地面高度為50--60厘米,網眼1.25厘米x1.25厘米,糞便一般采取育雛結束后一次清除的方法。網上育雛具有籠育的優點,但飼養密度較小,占據較大的房舍空間,因而經濟投資更大。生產上特別要注意加強通風,以排出糞便堆積產生的有害氣體。2)地面平養。根據雞舍條件,地面可以是水泥地面、磚地面、泥土地面或炕面。墊料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要求衛生、干燥。常用的墊料有稻草、麥秸、刨花、鋸末等。秸稈類要求鍘成5厘米左右長度。墊料可以經常更換,也可L}l到雛雞轉群后一次性清除(稱為厚墊料育雛)。地面育雛舍內設置料捅或料槽、水槽或飲水器及加溫設備等。地面育雛投資小,簡單易行,適合于暫無投資能力的小型雞場或戶。但此種育雛方式占用雞舍面積大,管理不方便,耗費較多的墊料,同時雛雞與糞便經常接觸,容易感染疾病(特別是球蟲病),預防疾病藥物費用大。黑羽綠殼蛋雞特點:黑毛,黑皮或者白皮,白肉,青腳。羽毛特點:片狀羽毛,公雞羽毛有光澤,黑羽系為紅冠,產綠殼蛋的特征,是一個優良型蛋肉兼用雞種。母雞羽毛緊湊,單冠直立,冠齒5-6個,眼大有神,大部分耳葉呈淺綠色,肉垂深而薄,羽毛片狀,脛細而短,成年體重1.2-1.4千克,含有大量有極高滋補保健價值的黑色素以及人體必需的17種氨基酸,其中有人體不可缺少的賴氨酸等多種維生素和抗癌元素硒、鐵等礦物質,其肉質烏黑結實、味香鮮美、口感好,雞肉中各種氨基酸明顯高于其它雞種,具有滋補、大補氣血、調經止帶等功效,且藥效卓越神奇,被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