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UPS的時候你需要自己的業務需求,同時還要了解自己的財政預算,設定UPS系統的投入資本和運營成本。你還要了解UPS的可用性,那么您選擇的UPS系統不應該是那些只能夠容忍幾個小時的停機時間。您的UPS配置的選擇應與您的可用性需求相一致,并應根據數據中心停機的潛在損失,設置您的預算。本文旨在介紹供電中斷對于交流供電系統可用性和正常運行時間的影響,提供有關實際環境中正常運行時間的量化數據,包括UPS電源對于正常運行時間的影響。這些數據還涉及斷電頻率和持續時間的影響、設備的重啟行為,以及UPS性相關因素等。此外,本白皮書也將列舉延長UPS運行時間對于提高系統性方面的優勢。目前,對于IT系統正常運行時間的要求日益提高,通常會將性目標設定為99.999%(5個9)。然而,眾多因素都會成為系統實現這一高標準水平的阻力,交流供電的性便是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障礙。不過,交流供電性和正常運行時間的關系表現得并非特別明顯,而且不同地點的交流供電性通常極為不同,也使情況進一步復雜化。有關交流電性的標準化數據極為有限。不過,在美國進行了兩次極為重要的交流電性調查研究,一次是由ATT貝爾實驗室完成的,另一次是由IBM完成的。另外,鑒于施耐德電氣已達千萬余臺UPS系統的裝機量,并且其中很多UPS能夠將電源問題記錄下來,因此在這方面也累積了一定的經驗。交流供電問題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1.會導致負載設備臨時停止運行的斷電或電壓過低情況2.會導致負載設備臨時中止或故障的瞬變電壓3.會損壞負載設備的瞬變電壓本文主要分析類交流供電問題,即斷電或電壓過低造成的影響。因此,我們的假設前提是1)該設備已受到浪涌抑制器或UPS正確保護,能夠應對瞬變電壓,或2)因交流供電問題而造成的實際宕機時間將比本文所述時間更長。為了應對電網可能出現的停電、壓降、脈沖干擾、浪涌等問題,數據中心都會配備不間斷供電系統。作為備用電力發生器,柴油發電機從啟火到發電接載的時間可以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來調節,但一般機組約在5-15秒,國產機組在15-30秒。在柴油發動啟動后的數十秒內,不間斷供電系統UPS將會接替供電任務,確保數據中心短時的供電不中斷。UPS雖然能夠數據中心的供電安全,但是它存在著極大的弊端。由于通常情況下,數據中心需要有兩條以上的冗余供電系統,UPS的工作原理是將220V市電先整流成直流,然后再輸出逆變成220V交流對服務器進行供電,這樣整流、逆變兩個環節就有雙倍轉換損失,每個環節大約有10%的損耗,使得整體系統效率低于80%,造成電能的嚴重浪費。關注“通用”和“通信用”的區別。“通用UPS”這個名稱在UPS應用的一些文章中用來與“通信用UPS”相區別。通用UPS標準所覆蓋的負載種類甚多。如:UPS的標準GB7260.1-2008在其“附錄M”中述及,UPS按“制造商在操作手冊中給出技術條件”加載,如果沒有相關技術條件,則按“基準負載”條件加載;UPS能加載不同的線性和非線性負載。線性負載的分類:阻性、感性-阻性(兩者的串聯或并聯)、容性-阻性(兩者的串聯或并聯);非線性負載可能是整流的容性負載(常用的,有電路圖和相對參數)、晶閘管或飽和電抗器控制的負載。UPS電源系統主要分兩大部分,主機和儲能電池。額定輸出功率的大小取決于主機部分,并與負載屬那種性質有關,因為UPS電源對不同性能的負載驅動能力不同,通常負載功率應滿足UPS電源70%的額定功率。儲能電池容量的選取當負載功率確定后主要取決其后備時間的長短,這個時間因各企業情況不同而不同,主要由備用電源的接入時間來定,通常在幾分鐘或幾個小時不等。萊鋼中小型棒材生產線因生產需要不允許斷電,因此,UPS電源系統在檢測到電網電壓中斷后,可自行啟動供電,且隨著儲能電池慢慢放電,儲能電池的容量隨著時間會逐漸降低,考慮到壽命終止時儲能電池容量下降到50%并留有一定的余量,UPS電源系統的工作時間當儲能電池滿容量時為2小時,半容量為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