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對編織袋的認知是,方便,快捷,省時,省力,用我們的土話來講就是“好用的很”。我們用起來都是很順手的,但是很少有人去研究它是么由一根根絲織起來的。現在,我們就了解下,這么好用的編織袋打包袋是么生產的呢?我們拿扁絲的來舉例。扁絲生產工藝技術指標主要分四類:1:是物化改性指標,主要有共混改性,混配比,功能助劑添加比‘廢舊再生料摻混比。2是物性流變指標,主要有牽伸比,吹脹比牽伸比,回縮比;3、是機械性能指標,主要有拉斷力,相對拉斷力,斷裂伸長率,線速度,線密度偏差4、是公差尺寸指標,主要有扁絲厚度,扁絲寬度等。日常在編織袋使用時,編織袋的放置環境溫度濕度光線等等外界條件直接影響編織袋的使用壽命,特別在戶外露天的放置時,雨水、太陽直射、風力、蟲蟻老鼠等的侵襲,都將會加速編織袋拉力質量的毀損。抗洪防汛袋、露天放置的煤炭袋等等需要考慮編織袋本身的抗紫外線抗氧化能力。家庭或者工農用的普通編織袋,放在室內無陽光直射、干燥、無蟲蟻鼠害的地方。檢驗方法1、長度和寬度將袋攤平,用至1.0mm的直尺,在中間和離邊100mm處各量三處,直尺應與袋邊平行,以偏差作為測試結果。2、經密和緯密將編織袋攤平,在袋的上,下兩個對角處圈定100mm×100mm兩方塊,方塊外邊線與袋邊線相距100mm,目測方塊內的經、緯根數,取其平均值,計數時當訖點后不足一根時,按一根計。3、勒邊用至1.0mm的直尺,緊靠凹陷兩端,測出凹陷深處到尺邊的距離。4、質量用感量為0.5g的天平稱取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