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酸枝鑲金絲楠羅漢床——家家紅紅木家家紅中的羅漢床制作美觀。古人隋唐以前的生活習俗是席地坐,雖宋以后演變為垂足坐,但盤腿打坐的習慣一直保留著。彌勒榻,羅漢床都是為適應國人舊俗而保留的家具品種。另一說“羅漢床”“羅漢床”是明清宮廷“寶座”的前身,小的稱為榻,如現代的“沙發”。該羅漢床,周邊為黑酸枝,中間為金絲楠木所制成,雙面浮雕百子圖案,床下束腰,牙腿,腿足雕回紋,內翻馬足蹄。花梨木羅漢床——家家紅紅木家家紅制作的羅漢床有明清之分,羅漢床腿彎曲度大,兜轉力,俗稱“香蔗腿”。從床腿亦可區分出明做還是清做。清式鼓腿彭牙與明式的大挖缺做工,區別完全在于對羅漢床腿的理解,是有力而含蓄,還是有力而夸張。該羅漢床三面圍屏均為獨板,雙面浮雕花鳥圖案,壺門式條雕云紋,中間下垂洼堂肚,彭牙腿。雕工精細。紅酸枝曲尺羅漢床——家家紅紅木家家紅中的羅漢床分別有明清式,在明代以降,特別是在清代,這種禮儀已成定式。因此羅漢床由樸素向華麗發展,逐步強調自身的裝飾,三屏風式羅漢床即為一例,三屏風式,攢框裝入七塊實木板,正面圍子略高一些,該羅漢床,束面束腰,與抱腿連接,彭牙鼓腿,此床充分體現木材本身的優美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