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觀賞魚飼料的配制的介紹
觀賞魚與食用魚一樣,需要全面而均衡的營養素。不同的是觀賞魚著重于健康與色彩:食用魚著重于成長速度與飼料效率。餌料可分為天然餌料和人工合成餌料兩種。天然餌料營養全面,易于消化,尤其利于性腺的發育。常見的天然餌料有水蚤、水蚯蚓、草履蟲、孑孓等動物性餌料以及鮮嫩蔬菜、蕪萍等植物性餌料,可人工培養或野外采集獲得。人工合成餌料是根據觀賞魚各發育階段的營養需要,將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量的人工餌料可以完全替代天然餌料。
天然餌料
天然餌料包括活餌與其冷凍或干燥制品:活餌有水蚤、血蟲、豐年蝦、絲蚯蚓、小河蝦、面包蟲、蠶蛹等,對觀賞魚而言,活餌是的食物和營養來源。但是活餌也存在許多缺點:(1)不易長時間保存;(2)容易夾帶寄生蟲和細菌;(3)活餌的來源和供給不能被;(4)長期單獨使用某一種生餌,容易造成魚體營養上的不平衡,導致生病或死亡。
2016.3.31_10.51.58_4099_副本.jpg
小型觀賞魚飼料的配制的說明
根據各類觀賞魚的上浮性或下沉性需求制造適合其生長與表現艷麗的膨化顆粒飼料產品,膨化飼料在水中至少應可維持3h以上,所以膨化飼料是污染水質小的飼料。其粒徑從微顆粒的0.5mm到7mm的大顆粒都可制造,所以從魚苗到成魚,小型魚到大型魚都有適合其口徑的膨化飼料使用,且膨化飼料的顆粒性可裝于自動喂食器中定時轉動喂飼,是目前飼養觀賞魚理想的飼料。
觀賞魚人工合成顆粒飼料與天然餌料相比,其優越性主要表現于:(1)來源比較穩定,可一年四季連續供應,而天然餌料受季節制約。而且免除了動用大量人力去撈魚蟲之苦,降低了成本;(2)可按觀賞魚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的不同營養需要隨時調整,既滿足了觀賞魚不同階段的營養需要,又降低了成本;(3)可根據季節的變化,添加一定量的藥物,來防治一些常見的魚病,提高幼魚成活率;(4)可人為地添加一些生物色素,使魚體色素加深,增強了魚體的觀賞價值;(5)經過一定高溫處理,可以殺滅一些細菌及病原菌;(6)散投后,在水面漂浮一小會兒,然后才快慢不等地下沉。這樣就兼顧到了不同活動進食區域的魚類,可以說是一種全方位的魚食。
2016.3.31_11.6.54_2555_副本.jpg
小型觀賞魚飼料的配制的含義
1 觀賞魚的含義及分類
觀賞魚原先是家庭庭院居室的一個觀賞角落,起名裝飾性用魚。隨著科技的進步、水族館事業的興起,觀賞領域不斷擴展,品種也有所發展。于是,人們把那些具有觀賞價值的、有鮮艷色彩或奇特形狀的魚類統稱為觀賞魚。
目前,世界上觀賞魚有幾萬種,其中可飼養的約有1 600多種,而且大量變種和新種還在不斷出現。觀賞魚大體由3大品系組成,即溫帶淡水觀賞魚、熱帶淡水觀賞魚和熱帶海水觀賞魚。
溫帶淡水觀賞魚主要有紅鯽魚、中國金魚、日本錦鯉等。熱帶淡水觀賞魚主要來自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河流、湖泊中,他們分布地域極廣,品種繁多,大小不等,體形特性各異,顏色五彩斑斕,非常美麗。海水觀賞魚主要來自于印度洋、太平洋中的珊瑚礁水域,品種多、體型怪異,體表色彩豐富,極富變化,善于藏匿,具有一種原始、古樸、神秘的自然美。熱帶海水觀賞魚是全世界具發展潛力和前途的觀賞魚類,代表了未來觀賞魚的發展方向。熱帶海水觀賞魚由30多科組成,較常見的品種有雀鯛科、蝶魚科、棘蝶魚科、粗皮鯛科等。熱帶海水觀賞魚顏色特別鮮艷、體表花紋豐富。有的體色可任意變化,有的體形善于模仿,林林總總,千奇百怪,充分展現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016.3.31_11.45.30_6501_副本.jpg
小型觀賞魚飼料的配制的特點
2 觀賞魚的營養特點
觀賞魚的營養特點不同于食用魚,他著重于健康與艷麗。但是觀賞魚飼料的營養與食用魚飼料一樣,都需要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如果缺少其中的一種或多種營養素,或營養物質供給不均衡,魚就會出現相應的營養缺乏癥狀,進而會引起嚴重的疾病。
rx222sl000323
——【公司名稱:無棣瑞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