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魚飼料配方
大黃魚是我國的名貴經濟魚類,今年來隨著人工育苗的成功,養殖技術日趨成熟,使用小雜魚飼喂,殘餌對養殖海區污染相當嚴重,魚病危害明顯,養殖成活率較低.濕顆粒飼料是用新鮮或冷凍的小雜魚蝦與具有特定營養成分的粉狀配合飼料,混合,擠壓而成.它可綜合鮮魚蝦和硬顆粒飼料的長處,適合大黃魚這種肉食性魚類的懾食習性,適口性好,投喂濕顆粒料,魚類的懾食率可達80~90%,殘餌量僅為投喂餌的1/4~1/6,可明顯減少殘餌對海區水質的污染. 將大黃魚的幼魚和成魚分別放入網箱內,海區水深15~20米,水溫在11~23℃,pH值7.8~8.2,溶解氧值大于5.0 . 飼料干粉細度80目,主要原料組成為:魚粉,酵母,淀粉,豆粕,多維維生素,礦物質,誘食劑,促生長劑,著色劑等,其營養成分的測定值見表.生餌(小雜魚)主要是冰凍的鯪科魚類.
飼料營養成分(%) 濕顆粒料是用小雜魚與干粉料按1:1的比例,再加上3.5%的魚油與少量水,攪拌混合,再用軟顆料機擠壓成型.
生餌解凍后剁成塊狀,用絞肉機碾碎撒喂.濕顆粒飼料每2~3天制作1次.成魚組每天投喂2次,幼魚組成在1~98天沒天投喂2次,以后每天1次.
大黃魚的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
蛋白質對魚蝦免疫機能的影響
蛋白質是魚蝦生存的重要營養物質,是構成機體細胞、組織、器官的重要組成物質。魚類正常生長需要飼料中有數量足夠、容易消化吸 收、各種氨基酸配比適宜的蛋白質。魚類攝取蛋白質不足時,生長緩慢、機體免疫力下降、各種氨基酸配比適宜的蛋白質。魚類攝取蛋白質不足時,生長緩慢、機體免疫力下降、組織更新緩慢、創傷愈合力差、易患病。攝取的蛋白質過多,消化利用不了的蛋白質就會以氮元素的形式排出體外,既降低了機體對蛋白質的利用效率,又加重了水質管理的壓力,同時也易引起腸道疾病的發生。在相對適宜的蛋白質水平條件下,氨基酸平衡不僅會使魚蝦獲得較快的生長速度,而且其免疫力也會有所增強。
脂肪對魚蝦免疫機能的影響
脂肪尤其是必需脂肪酸是魚蝦免疫反應的重要調節因子。日糧中添加必需脂肪酸可以提高動物機體的體液免疫能力和細胞免疫能力,可以促進細胞免疫因子的產生,對有絲分裂刺激的淋巴細胞增殖反應產生重要影響,可以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
維生素對魚蝦免疫機能的影響
(1)VC是魚蝦正常生長和維持正常生理機能所必需的營養物質,而許多魚蝦不能合成,必須從日糧中獲得。VC對魚蝦的體液免疫反應和非特異性細胞免疫反應均具有一定的影響,因而在魚蝦日糧中添加VC能夠增強其免 應和非特異性細胞免疫反應均具有一定的影響,因而在魚蝦日糧中添加VC能夠增強其免疫功能、提高其抗病能力和存活率。VC是魚蝦正常免疫反應所必需的,但它并不是直接起作用,而是與一些抗氧化物質(如VE)和對機體有防御機能的金屬元素(如銅、鐵)協同作用。
(2)VE也是魚蝦重要的營養物質,其主要功能為抗氧化,以保護脂溶性細胞膜和不飽和脂肪酸不被氧化,飼料中適量添加可以作為免疫增強物質,加強細胞的吞噬作用,強化吞噬細胞的生成。
(3)VA對維持魚蝦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是必需的。飼料中高水平的VA能提高魚蝦體內淋巴細胞的吞噬能力和血清溶菌酶及特異性補體的活力,從而對魚蝦免疫機能產生重要影響。
礦物質元素對魚蝦免疫機能的影響
礦物質元素如鐵、硒、銅、鋅等元素在 魚蝦的抗病力和免疫反應中相當重要,在飼料中也不能缺少。
綜上所述,飼料的營養成分不僅能影響魚蝦的正常生長,而且會影響魚蝦的免疫抗病能力。但是,目前關于魚蝦營養與免疫因子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以及作用機理尚不清楚,必須加強研究魚蝦體內的免疫因子和營養物質的相互關系,為水產養殖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以促進水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給魚投喂飼料的目的是:為飼養魚類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的生長、的產量提供必要的營養需求,并盡可能減少給環境帶來的廢物,為的利潤支付合理的成本。飼料良好的營養質量和物理性質是養魚技術達到生產和經濟目標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