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尾草葉鞘光滑,兩側壓扁,主脈呈脊,稈上部者長于節間,葉舌具纖毛,葉片線形,先端長漸尖。圓錐花序直立,剛毛狀小枝常呈紫色,小穗通常單生,偶有雙生,線狀披針形;雄蕊3,花柱基部聯合,穎果長圓形。狼尾草自東北、華北經華東、中南及西南各省區均有分布;多生于海拔50-3200米的田岸、荒地、道旁及小山坡上。國際上研究多的是巨芒草,這是一個原產于日本的天然雜交三倍體種,它的父母本是二倍體的芒和四倍體的荻。在人們對能源植物的探索中,芒草很快脫穎而出,因為相比其他能源作物,芒草生物質產量高,礦物質含量低,燃燒充分,CO2凈效應為零,無有害氣體釋放,有利于緩解溫室效應,并有助于保持水土;且芒草耐寒抗旱,對水、肥依賴小,收割處理容易,這些特點注定它成為第二代能源作物中的佼佼者。狼尾草(Pennisetumalopecuroides(L.)Spreng.),俗名:大狗尾草、戾草、光明草[湖南.江西]、稂、童粱、孟、狼尾、董蓈、宿田翁、守田、狼茅、小芒草、狗尾草、者鼠根、狗仔尾、狗尾草、蘆稈莛、老鼠根、光明草、(狗尾巴草是一年生,狼尾草是多年生)、芮草。須根較粗壯,稈直立,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