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新能源車現在和人們走得近的就是新能源電動汽車,有電動的家用車、也有電動的公共汽車,很多人對它的印象是零排放、低噪音,北京、深圳等城市的朋友還可以不用“搖號”、獲取補貼等等,可如果真要買,有朋友可能會猶豫,充電難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王麒帶來了《加快新能源電動汽車車充電樁的基礎設施建設》的議案,她指出建設充電樁等基礎設施,需要和企業共同的努力。我們應該有創新思維,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新能源電動汽車車作為一種新型產業,必須建立一個“嚴格的扶持標準”。這種扶持要有嚴格的技術標準,而且技術標準實際上也是在逐年提高的,目前大家考慮更多就是“騙補”問題,希望這個產業能夠健康成長門檻是必須的,并不比傳統汽車的門檻低。
新能源車不光有電動的,還有混合動力的,另外也有靠甲醇驅動的,在國外甚至還有靠氫氣提供動力行駛的。盡管新能源電動汽車車“技術門派”眾多,但可以憑借節能減排的效果來衡量。用節能減排的效果來作為制定新的游戲規則的基礎和準繩,比如說搖號,電動承認不搖號也可以,但是油電混合油35%的節能、70%以上的減排,PM2.5的貢獻率可以減少80%以上。那能不能用節能節油效應和減排來確定搖中簽率,這樣給了一個不同技術門派的平行的、公平的國民待遇。
使用電動汽車目的也是為了節能減排,但是現在由于配套設施的問題,由于電動車本身技術、電池的問題以及各種方面的問題,今后的技術如果能夠得到突破,那電動汽車可能會有更好的前景。 中國的自主汽車工業發展到現在有很好的基礎,中國的電池產業是在世界,我們還有標桿企業,比如信息安全、大數據都是我們的優勢,我們有發展成為的潛力。
新能源電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