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房前的習俗:蓋房,首先要選好日子,也就是農村中說的“黃道吉日”。這個黃道吉日,要由民間的“風水先生”選定,或者是自己看“皇歷”即舊歷選定。如果動土時定在“子”時,那怕晚上子時挖一鍬土都算動了上。動了土,就算占有了這個地方。農村的講究,在蓋房立木時要放炮,要掛紅布條。有的,要用五包(紅、黃、蘭、白、黑)纏上去。晉南風俗,要把饃切成塊,與糖塊一起,在三根檁合攏時-炮。炮在上面吊著,一串炮一般在合攏時炮放完。然后人們把硬幣、糖塊扔過去,當地人稱之為過梁錢,有的還把酒也倒過去,叫過梁酒。我們的行政管理把更多的資源、經費和精力投到城市,而忽視了對農村的投入。農村管理的觸角不夠多,很多地方都成為管理的死角。1、是農村建房管理方面缺少操作性強的法律、法規和政策。2、是農村建設規劃存在漏洞。農民不按規劃建房.有的農民受“風水”意識的影響,特別是山區的一些房屋建設時喜歡選擇在依山傍水的集雨地帶或風口道邊建房,一旦洪水暴發,災難在所難免;還有一些農民按自己的建房時間表操作,并且不是成排房子一起建造,而是建造兩間地基的“頂天立地”式樓房。3、是農村的管理體系比較薄弱。監管的力度小,農民就存在一種僥幸心理,利用監管部門的漏洞,逃避審批。農村的實際情況與城市不同,導致農村建筑市場監管長期存在“缺位”。農村建筑安全監管主要由建設主管部門負責,而專門負責這一塊工作的人手十分有限。幾個人面對這么大的一個區域,確實很難管得過來。鄉鎮又沒有專門管理建筑安全的部門,鎮只能起兼管作用,但起到的作用又有限。對返潮地面的檢查1.檢查。先檢查地面有裂縫,裂縫是地下水向上滲透的主要通道。水泥砂漿或整澆的混凝土地面,一般寬度0.05毫米以上的裂縫均為可見裂縫。有規則的裂縫通常是沿房間縱向或橫向出現的,是材料收縮龜裂形成的。再檢查地面有空鼓現象,可用一根木棍沿著地面輕輕垂直敲擊,如果所敲擊的響聲有空響,該處就有空鼓。2.裂縫、空鼓的處理。對于有規則的裂縫,應鑿成“V”形縫,將縫內清理干凈后,用瀝青油膏進行封閉。如能用火焰烘烤,使裂縫處充分干燥,效果更佳。一般發絲裂縫,作大面積封閉。對有空鼓的地方,應將面層敲掉,將墊層鑿毛,在墊層上刷一道水泥漿,隨即用與面層相同的材料修補平整。3.防潮處理。對裂縫和空鼓局部處理完后,應對面層進行全面防潮封閉處理。處理的原則是阻塞水泥砂漿或混凝土中毛細管滲水通道。一般可采用涂刷防水涂料或防水劑的方法。涂刷前,先將面層鑿毛,清掃干凈,涂刷兩道防水涂料。道涂刷時應用力,使其深入毛細孔內。待道涂料實干后(一般24小時左右)再涂刷第二遍,這樣形成整體防水涂膜。在地面與墻面轉角處,涂料應刷至墻面踢腳板高度。在對原地面進行防潮處理后,再做新面層。新面層材料的選取應考慮選用強度高、耐磨、有一定防潮能力、易于清洗、實用美觀的地面材料,亦可采用水泥砂漿面層。至于空氣濕度,除特殊需要可用設備控制濕度外,一般建筑不宜打開迎風的窗,少打開迎風向的門,減少潮濕空氣涌入室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