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價格作為種植戶們的新寵,正在大面積種植,但是大家都想知道藍莓好種?仁源農業給大家匯總一下種好藍莓的小竅門。1、植苗:北方地區一般都在春季種植,秋季種植冬季管理不當容易遭受凍害。栽植苗木時,在小坑內填入一些濕的酸性草炭土或事先配制好的種植土,然后再將苗栽入并將根系展開,讓添進的混合草炭土等包圍在苗根周圍,后覆土至與地面相平。2、地表覆蓋:定植后,就地就近取材在栽植穴的表面覆上一層稻草、腐葉土、樹皮、木屑等或噴施新高脂膜,具有可以調節地溫、防止地表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水分并促進根系生長的效果。3、施肥:藍莓是對肥料比較敏感的植物,施肥過多會由于土壤鹽基濃度過高而傷害根系,造成植株死亡。可換施無公害陽離子活性劑促花王2號,促進成花基因使果樹多開花多坐果。幼果期及時噴施壯果蒂靈增粗果蒂加大營養輸送量。4、越冬保護:盡管矮叢藍莓和半高叢藍莓抗寒力強,但仍時有凍害發生。主要表現為越冬抽條和花芽凍害,在特殊年份可使地上部全部凍死。因此,在寒冷地區藍莓栽培中,越冬保護也是產量的重要措施。例如堆雪防寒,樹體涂抹護樹將軍等很多農民都看好藍莓市場,希望可以發展藍莓規模化種植,增加收益。對此,仁源農業對這些年藍莓生產的經驗,給大家提出兩點建議。標準化建園選地:根據擬種地的氣候、所選品種,選擇建園的區域坡度要小,地塊以集中連片為好,便于規模化、機械化生產,區域內土壤呈弱酸性(ph5.0-5.5),有機質含量不低于5%,排水系統要好。整地:藍莓對土壤中的農藥、化肥等殘留物極其敏感,為了消除土壤污染對藍莓生長的影響,要通過深翻土地,盡量降低其傷害。土壤改良:藍莓生長對土壤的要求很高,要求土壤ph5.0-5.5,如土壤酸度達不到要求,則需施用一定量的硫磺粉(還可對土壤起到殺菌消毒作用)或稀硫酸改良土壤酸性,其用量根據當地土壤情況而定;要求土壤有機質含量不低于5%,在有機質含量較低的地區加入適量的腐殖質土(草炭土),并配施一定量的有機肥。灌溉系統及施肥系統的安裝:灌溉施肥(可溶性肥料)采用先進的地下管網式滴管技術,既解決了水資源浪費的問題,又提高了水分及肥料的利用率。苗木定植:春、秋季均可定植,藍莓根系分布較淺,而且纖細,沒有根毛,在定植時,首先要充分澆灌待移栽的苗木(不能破壞苗木繁育時所帶的營養土,否則,苗木成活率降低)。在移栽過程中要輕拿輕放,避免損傷根系。在定植時要淺埋(5厘米左右),否則,苗木莖部容易感染病菌。苗期管理科學灌溉:根據當地水質,適當調節灌溉水的ph,采用少量多次的灌溉模式。清除雜草:雜草對幼苗期的藍莓危害相當大,不及時清除,容易導致苗木成片死亡。清除雜草有三法,其一,割草機清除,但幼苗期容易傷到苗木,因此,適用于成年藍莓的雜草清除;其二,人工清除,清除效果好,但成本高;其三,使用化學除草劑,但藥劑殘留影響藍莓的有機認證、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等。建議在幼苗期除草以人工清除為主,割草機清除為輔。病蟲害防治:藍莓幼苗期主要蟲害有蠐螬、地老虎、“金龜子”的幼蟲等,主要傷害藍莓的根、葉,病害主要有葉斑病、“葉片失綠癥”、“葉枯病”等,目前對病害還沒有比較有效的治理措施,主要還是以防為主。適時修剪:藍莓苗期枝條稀少,修剪主要以去除病弱枝為主,在幼苗期,有部分品種出現開花結果現象,要及時去除花芽,確保苗木正常生長。藍莓苗木苗在栽種培育時,農戶應該會有很多問題,今天仁源農業給大家講解下藍莓苗木定植,這影響著藍莓的品質和產量。1、定植時期:春栽和秋栽均可,其中秋栽成活率高。春栽則宜早。2、挖定植穴:定植穴大小因栽培種類而異,兔眼藍莓應大些,一般1.3×1.3×0.5;半高叢藍莓和矮叢藍莓可適當縮小。定植穴挖好后,將園土與摻入有機物混勻填回。定植前應進行土壤測試,如缺少某些元素可將肥料一同施入。3、株行距:兔眼藍莓常采用2米×4米或1.5米×3米;高叢藍莓為0.6-1.5米×3米,半高叢藍莓常用1.2米×2米;矮叢藍莓0.5-1米×1米。4、授粉樹配置:兔眼藍莓自花不實,必須配置授粉樹,可選用高叢藍莓品種。高叢藍莓和矮叢藍莓自花結實率較高,但配置授粉樹可提高坐果率,增加單果重,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配置方式采用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1:1或2:1比例栽植。1:1式即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每隔1行或2行等量栽植;2:1式即主栽品種每隔2行定植1行授粉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