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葛村導管向您介紹:水下混凝土導管施工法技術根據筆者的施工實踐,對常用的水下混凝土導管施工法技術及具體施工操作和注意的問題作了較詳盡介紹水下混凝土導管施工法技術柯圣榮(海南大學理工學院,海口570228)摘要根據筆者的施工實踐,對常用的水下混凝土導管施工法技術及具體施工操作和注意的問題作了較詳盡介紹.關鍵詞水下混凝土施工;導管施工法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TU755.68水下普通混凝土施工難導管法灌注樁基水下混凝土時,首批混凝土數量確定?首先需要確定幾個數據,導管的直徑d、導管下放至孔底位置h(也就是導管下端距離孔底多大)、孔的直徑D、罐料澆制完畢后混凝土埋管深度L。之所以要確定首批混凝土量,就是為了防止混凝土量太少,澆制后頂面與下管口之間還有距離,這時候混凝土頂面肯定是淤泥,第二罐澆制后,淤泥會夾在兩罐混凝土之間,造成斷樁。導管下管口距離底部該多大距離呢,一般是300-500mm,根據導管直徑而定,因為罐澆制前,導管內需要放隔水球或者隔水栓,要隔水球能夠順利通過。罐澆制完畢后,要埋管深度大于1m以上,也就是說L至少為1m,當然要看看規程了,我們電力控制在2m以上,其實1m也夠了。由于管外水壓的作用,管內混凝土頂面一般高于管外混凝土頂面,管直徑小的話,可以不考慮這點影響。計算公式:V=3.14*D*D/4*(h L)*A(A為充盈系數,也叫超灌系數,一般為1.1-1.3,看土質)規程見《工業與民用建筑灌注樁基礎設計與施工規程》第3-2-62條。鉆孔灌注樁把導管拔力混凝土面了能不能用二次初灌的方法解決施工中如果頻繁的堵管原因可能有一下幾點:有可能是混凝土塌落度太大、和易性太差,混凝土離析,缺少應有的流動性。換車的時候等的時間較長,粗骨料堆積堵管。這是混凝土的原因。還有可能是導管本身就不流暢,上次用完沒有徹底的刷干凈。還有可能是導管漏氣,導管內外的壓強差太小,混凝土壓不下去。還有可能是混凝土中混入了大直徑的磚頭或者混凝土塊。發生堵管后要先用鉆機在導管的允許埋置深度中上下抖動料斗,管內混凝土靠慣性敦下去。實在不小心拔出來了,迅速調整車混凝土過來,換上大料斗,導管懸至已灌的樁頂,按封底時封住導管口,大料斗裝滿后,拔開導管口的擋板,待混凝土充實導管后,盡可能深的插入到已灌完的混凝土中。后,看沉渣情況適當的多灌個一兩米。要求中間拔開導管后停留的時間越短越好。等初凝了頂都頂不動。樁弄完如果出現斷樁,加沙等問題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