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合金鋼的出現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1870年,一種碳含量0.64~0.9%和鉻含量0.54~0.68%、抗拉強度685Mpa、彈性極限410Mpa鋼,開始被采用于工程結構,建造了跨度158.5m的拱形橋梁。通常做成標準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作墻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構件。也多指鍛造、軋制或鑄造而成的金屬板。劃分為薄板、中板、厚板、特厚板、通常做成標準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隨后的1個多世紀的時間,世界各國不斷探索,大體上可以把低合金鋼區劃為三個不同特征的發展階段,在20世紀20年代以前,20~60年代及60年代以后。前兩個階段姑且合稱為傳統的低合金鋼發展階段,后一階段可以稱為現代低合金鋼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