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臺板機架廠縫紉機發展歷程
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后,紡織工業的大生產促進了縫紉機的發明和發展。1790年,美國木工托馬斯· 縫紉機
賽特發首先發明了世界上臺先打洞、后穿線、縫制皮鞋用的單線鏈式線跡手搖縫紉機。1841年,法國裁縫B·蒂莫尼耶發明和制造了機針帶鉤子的鏈式線跡縫紉機。1851年,美國機械工人I.M.勝家發明了鎖式線跡縫紉機,并成立了勝家公司。這一時期的縫紉機基本上是手搖式的。
1859年,勝家公司發明了腳踏式縫紉機架。從托馬斯和愛迪生發明了電動機后,1889年,勝家公司又發明了電動機驅動縫紉機。從此開創了縫紉機工業的新紀元。
1940年,瑞士愛爾娜公司發明了采用筒式底版鋁合金鑄機殼、內裝電動機的便攜式家用縫紉機。1950年以后,進一步發展了家用多功能縫紉機。
于1851年的勝家公司是美國較早開始生產縫紉機架的公司,當時,縫紉機的產量僅次于時鐘。1870年,美國生產縫紉機的公司有69家,1871年,美國縫紉機年產量為70萬臺。到1891年,勝家公司已累計生產1000萬臺縫紉機。可以說,在較長時間內,勝家公司基本上壟斷了世界縫紉機的生產。
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原西德、意大利以及日本縫紉機工業發展很快,歐洲各國除仍然生產傳統家用縫紉機的公司以外,大多企業開始生產工業用縫紉機。在此時期,日本縫紉機架企業在的資助下,開始生產廉價的縫紉機,并銷往美國及世界各地。
70年代初期,工業先進的家用縫紉機市場已趨飽和,日本企業,在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也不得不轉向生產工業用縫紉機,而韓國特別是抓住了臺灣的機會, 使得縫紉機工業崛起, 生產中、低檔縫紉機并投入國際市場。
文章來源:縫紉機臺板機架www.lfjcw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