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子誕生在敘述過本文的緣起,和解釋過社會人士對佛教的誤解后,接著再要介紹的,是佛教的源起和流傳。但要談佛教源起,必自教主釋迦牟尼佛說起,因為在我們所知的歷史記載上,世間之有佛教,是釋迦牟尼佛降世以后的事情——過去也有諸佛降世,但因時間過久,事跡湮沒,一切無從查考。我們只就現代歷史文字的記載,來介紹釋迦世尊的應化事跡。釋迦牟尼佛,又稱釋迦世尊。釋迦是種族名。義譯為強勇;牟尼義譯為寂默,是稱贊之號,稱釋迦牟尼者,意思為釋迦族之圣者,稱釋迦世尊者,是為其覺圓德備,出世三乘,世間六凡,無不共尊,故號世尊。據經上記載,太子悟道的時候,大地震動,諸天云集,天華飄墜,天樂鳴空,贊頌釋迦牟尼成就佛道。四初轉法輪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睹星悟道后,又在樹下靜坐了七天,觀察思維,探索弘傳教理度化眾生的方法,之后就由菩提樹下動身,打算到鹿野苑先去度化離去的的侍者橋陳如等五人,世尊在途中接受了諦婆沙和跋利迦等諸商人的供養,并接受諸人所請,為其授皈依。這是世尊度化眾生的開始,這些商人也就成了佛門較早的在家信眾——優婆塞。世尊到鹿野苑的時候,先前侍從太子的橋陳如、摩訶那摩、跋波、阿舍婆阇、跋陀羅阇五個人,以為世尊是退轉凈行的沙門,初相約世尊到時不起立問訊。及至世尊到時,五人都不覺起立敬禮,或為敷坐,或執衣缽。世尊就問道:“你們已共約見我時不起立,現在又供我使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