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
Stakactite
【別名】
石鐘乳,虛中,鐘乳,公乳,留公乳,蘆石,夏石,黃石砂,盧布,夏乳根
【成分】
主要成分為碳酸鈣。此外,尚含少量鎂及極少量酸不溶性殘渣。主含碳酸鈣(CaCO3),尚含少量鎂、鋁、鐵、鍶及微量鉛、鋅、錳、硼、鈦等。
【來源】
鐘乳石的礦石。
【制法】
鐘乳石:用水洗凈,碎成小塊。
【性狀】
①鐘乳石:呈圓柱形或圓錐形,大小不一,長5~15厘米,直徑2~7厘米。表面白色、灰白色或灰褐色,粗糙凹凸不平。質堅而重,斷面較平整,潔白色或棕黃色,中央多可見一圓孔,圓孔周圍呈多數圈層。氣無,味微咸。滴加稀鹽酸則產生大量氣泡。鐘乳石由于形狀不同,在《本草》中有著各種不同的名稱。當碳酸鈣液從洞頂下滴,逐漸凝結下垂而成冰檐狀物,其附于石上的粗大根盤,稱為¨殷孽¨;其下較細部分或有中空者 ,為¨孔公孽¨;再下延成呈較細的圓柱狀或管狀者為鐘乳。名稱雖異,實屬一物。今并作一條。但習慣上均用鐘乳部分。
【功能主治】
溫肺氣,壯元陽,下乳汁。治虛勞喘咳,寒嗽,陽痿,腰腳冷痹,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
陰虛火旺肺熱咳嗽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注》:¨蛇床為之使,惡牡丹、玄石、牡蒙。畏紫石、蘘草。¨¨孔公孽,木蘭為之使,惡細辛。¨¨殷孽,惡防己,畏術。¨ ②《藥性論》: ¨忌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