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曝光使用說明

步驟1:創建名片

微信掃描名片二維碼,進入虎易名片小程序,使用微信授權登錄并創建您的名片。

步驟2:投放名片

創建名片成功后,將投放名片至該產品“同類優質商家”欄目下,即開啟名片曝光服務,服務費用為:1虎幣/天。(虎幣充值比率:1虎幣=1.00人民幣)

關于曝光服務

名片曝光只限于使用免費模板的企業產品詳細頁下,因此當企業使用收費模板時,曝光服務將自動失效,并停止扣除服務費。

<

返回首頁

名稱:人參 類別:補益藥 拼音:REN SHEN 拉丁:Radix Ginseng 別名:土精、神草、黃參、血參、地精、金井玉闌,孩兒參、棒棰 藥用部位:根 藥材性狀:生曬參:主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長3~15cm,直徑l~2cm。表面灰黃色,上部或全體有疏淺斷續的粗橫紋及明顯的縱皺,下部有支根2~3條,并著生多數細長的須根,須根上常有不明顯的細小疣狀突起。根莖(蘆頭)長1~4cm,直徑0.3~1.5cm,多拘攣而彎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窩狀莖痕(蘆碗)。質較硬,斷面淡黃白色,顯粉性,形成層環紋棕黃色,皮部有黃棕色的點狀樹脂道及放射狀裂隙。香氣特異,味微苦、甘。生曬山參:主根與根莖等長或較短,呈人字形、菱形或圓柱形,長2~10cm。表面灰黃色,具縱紋,上端有緊密而深陷的環狀橫紋,支根多為2條,須根細長,清晰不亂,有明顯的疣狀突起,習稱“珍珠疙瘩”。根莖細長,上部具密集的莖痕,不定根較粗,形似棗核。 栽培要點:人參系半陰性植物。喜冷涼濕潤的氣候,忌強光直射,適宜生長在有一定光照,郁閉的山坡下。栽培于土層深厚,通透性良好,富含腐殖質,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中。并搭設蔭棚。忌連作。用種子繁殖。 產地:吉林、遼寧、黑龍江 采收加工:因人參一般栽種6年左右采收,9~10月采挖。洗凈,除去莖葉后加工成生曬參、紅參、糖參等。野山參采挖時防止折斷支根及須根。但多數都加工成生曬參。 地道沿革:人參始載于《本經》,列為上品。《別錄》載:“如人形者有神。生上黨山谷及遼東。”《本草經集注》云:“上黨郡在冀州西南。”《植物名實圖考》:“人參,昔以遼東、新羅所產皆不及上黨,今以遼東、吉林為貴。”《唐本草》載:“今潞州、平州、澤州、易州、遼州、檀州、箕州、幽州、媯州并出。”《本草綱目》:“今所用者皆遼參。遼參連皮者黃,潤色如防風,去皮者堅白如粉。”《藥物出產辨》“產奉天省,新開河地方為較好。”以上所載,人參道地主要在吉林、遼東等。均為五加科人參。另人參家種始于明代末年,至今巳有400多年歷史。到了30年代,東北園參總產量巳達750多噸。以后產量逐年下降,至建國前夕年產只有50噸。解放后人參產量逐年恢復。到了50年代人參收購量巳達90多噸,至60年代巳達200-300噸。到70年代人參收購量由500噸上升到950噸。80年代生產調整,產量在900噸左右,但由于出口及國內需求增加。造成貨源不足,價格上升。出現盲目發展,超計劃種植,年收購量一度達到1700-3000噸。造成積壓。 性味歸經:微溫;甘、微苦;歸心、肺、脾經 功能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大劑量30g),宜另煎兌入;研末,1-3g;或熬膏、泡酒、入丸、散。 禁忌:實熱證、濕熱證及正氣不虛者禁服。不宜與茶同服。不宜與藜蘆同用。
產品推薦
“供應人參提取物”信息由發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交易匯款需謹慎,請注意調查核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留县| 丹巴县| 阜康市| 东平县| 夏河县| 海城市| 和田县| 昭觉县| 延津县| 阿图什市| 延庆县| 甘德县| 榕江县| 新晃| 怀集县| 扶沟县| 达孜县| 宁乡县| 大足县| 方城县| 西宁市| 鄢陵县| 建瓯市| 桑日县| 蓬安县| 武穴市| 鱼台县| 莱阳市| 沙河市| 南涧| 湖南省| 青龙| 安福县| 探索| 孟津县| 东方市| 宾阳县| 石渠县| 昆明市| 象州县| 金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