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等條件下,采用地源熱泵系統的建筑物能夠減少維護費用。地源熱泵非常耐用,它的機械運動部件非常少,所有的部件不是埋在地下便是安裝在室內,從而避免了室外的惡劣氣候,其地下部分可50年,地上部分可30年,因此地源熱泵是免維護空調,節省了維護費用,使用戶的投資在3年左右即可收回。此外,地源熱泵技術還有使用壽命長、控制簡單、使用穩定等優勢,這些都是其它傳統空調以及暖通設備無法企及的。目前,我國正在大力倡導地源熱泵建設與推廣,建設部已將地源熱泵項目納入綠色建筑體系。地源一詞是從英文“groundsource”翻譯而來,漢語的內涵則十分廣泛,應包括所有地下資源的含義。但在空調業內,目前僅指地殼表層(小于400米)范圍內的低溫熱資源,它的熱源主要來自太陽能,極少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地熱能。地源熱泵的概念較早于1912年由瑞士的提出,而該技術的提出始于英、美兩國。1946年美國在俄勒岡州的波蘭特市中心區建成個地源熱泵系統,但是這種能源的利用方式沒有引起當時社會各界的廣泛注意,無論是在技術、理論上都沒有太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