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黃楊灑水:是包管栽苗成活的首要辦法,特別是北方春季干旱少雨,蒸騰量大,若是供水缺乏,會嚴重影響黃楊苗木成活率。栽苗后可每隔4至6行在行間用土培起壟,以利灌水。懇求栽苗后24小時內灌次水,隔3至5天灌第二次水,再隔5至7天灌第三次水,灌完三水之后,可根據氣候和苗木狀況再決議能否灌水。水量不行過大或過小,水量過大,土壤變軟,苗木簡單倒伏;水量過小,影響成活。栽植苗經灌水或較多的降雨后,苗木易倒伏、歪斜或露根,如發作此類表象,應立即扶直、培土、踩實,不然由于苗木正在發芽成長,幾天之內苗干就會變彎。扶苗時,可先將苗根鄰近的土挖開,將苗木扶正,找直行間和株間方向,然后還土結壯。栽苗后經接連三次灌溉,苗床土下陷且呈現坑洼時,應及時進行平坦、填土。也可連系中耕將地上耬平,以使苗木受水量共同,防止旱澇不均。黃楊樹比擬喜水,在灑水上應把握“寧濕勿干”的準則。在麥苗時期,根系較淺,對水分靈敏,普通以堅持表層土壤濕潤為度,應少數屢次的灌溉。在苗木速生時期,成長敏捷,需水量大,應洪流灌溉,使之有濕有干,澆足灌透。但在成長后期,為防止苗木徒長,促進木質化,則應中止灌溉。普通在夏未就應開端操控灑水。灌溉工夫:每次灑水的工夫,較好在早晨和黃昏,不要在氣溫較高的正午進行。 北海道黃楊幼苗時期,苗木組織幼嫩,加之栽種時間較短,植株根系尚不發達,扎根不深,苗木抗逆性較弱,此時苗木保護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在生產中必須采取正確的栽培、管理措施,促使苗木生長健壯,增強抗性,為苗木創造出不利于有害性因子產生和發展的環境條件,這樣方可較大限度地提高苗木的產量和質量。 北海道黃楊楊苗木的蟲害防治:北海道黃楊抗病蟲害能力較強,不易受病蟲害的危害。但由于園林苗圃大都屬于集約栽培經營,栽植密度大,樹木品種多,其它樹種的害蟲易于傳播蔓延,例如紅蜘蛛以及夏季干旱時節出現的蚜蟲等,如有發現,噴灑一些常規農藥即可。對北海道黃楊而言,主要蟲害是黃楊尺蠖和天牛。黃楊尺蠖以幼蟲食葉為害,主要發生在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的季節。防治方法:幼蟲為害初期,及時噴灑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5000倍液,即可得到有效防治。天牛以褐天牛為主,主要是以幼蟲蛀食主干或主枝,危害時期主要是高溫干旱季節。防治方法:增強樹勢,天牛是次期性害蟲,主要侵害弱勢樹體,因此在高溫干旱季節要注意抗旱保墑,保持樹勢旺盛。亦可在悶熱夜晚或中午人工捕殺天牛成蟲。一種行之有效的毒殺幼蟲的方法是,用注射器將40%氧化樂果乳劑的5~10倍液注入蟲道內。 季風園藝場|【北海道黃楊苗圃】|北海道黃楊由季風園藝場提供。泰安開發區季風園藝場(www.tajfmp.com)坐落于山東 泰安 泰安市高新區北集坡鎮駐地,聯系人:聶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