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又名旃檀、白檀,屬檀香科喬木,原產印度、澳大利亞和非洲,以前我國臺灣、云南、廣東均有引種,
檀香用途廣泛供不應求:檀香木是世界上珍貴的木材之一,檀香樹是世界上單位面積收益第二高的經濟作物,也是以斤論價的木材,所以被稱為“黃金之樹”。在澳大利亞被稱為“搖錢樹”。它屬于稀缺,貴重的工業原料,在全世界供求旺盛,供源短缺,導致長期供不應求。
目前,檀香被廣泛用于香精提煉、加工業;工藝品雕刻、制造業;醫藥行業;宗教用品加工業;化妝品;日用品;保健食品等行業。在崇尚自然,關注健康的現代社會,檀香的用途將更加日益重要。`檀香木以斤論價,其實它就是檀香樹的心材。
檀香木用途廣泛,經濟價值極高,也被人們稱作“綠色金子”檀香樹屬檀香科喬木,原產印度南方及印尼帝汶群島。`種植檀香成農村致富新路:近年來,許多山區廣泛種植速生豐產林桉樹,并給當地的農民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收益,但是,由于桉樹種植不僅需要大量土地,對越來越珍貴的土地資源來講,已不太適宜農村經濟的發展。 現在,的品種和科學的管理技術,使得檀香的成材期提前到10年,并且高度可達10米以上,胸徑在15~22厘米之間,假若主干僅以3.5米計算,每棵檀香將可收獲木材80~100公斤。按保守計算,10年后可按每公斤均價150元計算,每畝70棵。則每畝價值約80多萬元,折合10年,則平均每畝每年產值人民幣8萬多元。
因此,雖然檀香樹在種苗,開發的筆費用比種植其他樹高,但以年均收益計算,卻有著較高的收入和較好的前景。
目前,林業總局,廣州區相關部門以及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有關,充分肯定了檀香樹的發展優勢,并且殷切希望該樹種能得到有效的推廣種植,讓農民得到較多實惠,農業增產增收,帶動農業產業化的新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