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結構應用到岸坡防護后,在人為和自然因素的雙重作用下,石塊之間的縫隙不斷被泥土充填。植物種子逐漸在石塊之間的泥土中生根發芽,茁壯生長,根系牢牢固定石塊和泥土。如此即可以對邊坡實現防護和綠化的目的,改善生態、保持水土的效果也十分。生態石籠網箱工藝具有四個方面的優勢:一是施工簡便,生態石籠網箱工藝只需將石頭裝入籠子中封口即可,不需要特殊技術,也不需要水電。二是費用低廉,生態石籠網箱每平方米造價只需15元。 三是景觀和防護效果好。生態石籠網箱工藝采用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結合的方式,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景觀見效快,景觀效果更自然、更豐富。 四是使用壽命長,生態石籠網箱工藝壽命長達幾十年,且一般不用維修。正是因為這一點,長江黃石段護堤工程、太湖防汛大堤防護工程、三峽三斗坪護岸工程等都采用了這一工藝 石籠網沉排操作,首先是將用鐵絲編織而成的石籠網沉排。也可以加上電鍍和涂上PVC(聚氯乙烯),PVC石籠網沉排也可用作護岸和趾部防護。 2:石箱(箱形石籠)。石籠網是使填石固定就位的鐵絲或聚合物絲的網格式制作物。鐵絲籠是由鐵絲編織的網格或是焊接而成的結構物。這兩種結構可以是電鍍的,編織的鐵絲箱可另外涂上PVC。編成網格的石籠比焊接的石籠柔性更大,因此適應沉陷和荷載的性能是不同的,盡管填裝石材料要仔細以將石塊填的很密實,但有時認為剛性石箱比較容易填裝、對于非標準形狀、例如轉彎處,或者可以產生大的沉陷的地方,當編織鐵絲或聚合物格形結構發生變形,而不損失強度時,寧愿選用這類結構。 3:將石籠網內部填料,用抗風化的堅硬石塊作填料,它在石箱或石籠沉排中不會因磨蝕而很快破碎。裝有不同類型的塊石的石籠網有不同的特性。多角的塊石能相互很好地聯鎖在一起,用其填裝的石籠不易變形。因此,用在抗剪切的大型擋土墻中,它比圓形石頭更有效,另一面,它有利于石籠的連接。填料的一般尺寸為平均網格尺寸的1.5倍。單個塊石不小于標準網格尺寸(通常所用的編織石籠尺寸為(60mmX80mm~100mmX120mm),一般不大于200mm標準尺寸。對填置于遠離石籠外表而處于內部的塊石來說,有時可放寬小塊石尺寸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