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縫堵漏滲漏治理方案
伸縮縫(變形縫)(沉降縫)堵漏是極易產生漏水的特殊部位 ,根據甲方要求及工程實際情況,需要對裂縫滲漏部位進行防水注漿堵漏,據具體情況再次進行抗壓密封劑剛性防水保護層施工。
a.先將施工縫處鑿一條深40mm,寬60mm的“V”型縫,用水沖洗干凈。
b.固定注漿通道及注漿管
用2.5級以上普通硅酸鹽水泥固定注漿通道PE泡沫條,在固定PE泡沫條時,每隔50cm左右埋設一根注漿管,注漿管采用10-13mm的耐壓橡膠軟管,該管已作為引水管又作為注漿管用。
c.注漿堵漏止水和柔性密封防水施工
從一側開始注高分子注漿材料注漿壓力控制在0.3-0.5MPa之間,待注漿的旁邊一孔冒漿時可停止注漿,并關閉閥門后再從另一孔注漿堵漏,然后依次順序進行,待全部注漿完畢后觀察有無滲漏,如個別地方仍有滲漏可以從近的一孔補充注漿直到不漏為止。割管后再做密封劑施工。
3.2.2 大面積(蜂窩)滲漏治理方案
a.面層法:適用于結構的大面積滲漏水治理。一般情況下,大面積滲漏水治理無法迎水面進行,只能在背水面處理。對于混凝土輕微滲水,可用抗壓密封劑涂抹在混凝土表面,用刮板施工,一般施工2-3遍,直至不見水影為止。對于有明顯滲漏水的孔洞和縫隙,按孔洞和裂縫滲漏水處理的方法,逐個進行止水處理。對于混凝土結構表面,出現水壓較小的不甚嚴重的慢滲漏水時(如冒汗、洇濕等)可于背水面涂刮抗滲漏劑,使表面形成一層不透水的覆蓋層,起到防滲作用。具體做法為:將基層表面處理平整光滑,凹凸不平處用水泥砂漿填平、壓平抹光,同時除去基層表面灰塵、油污等,以利防水層粘結牢固。上述工作完成并檢查合格后,即可使用抗滲漏劑施工。
b. 注漿法:遇有大面積滲漏水時,也可采用注漿方法處理,根據滲漏水情況可在結構上布置注漿孔,可布點成梅花形、三角形或一字形,然后進行注漿處理,以在結構內部形成防水帷幕。此外,還可采用“面層封閉注漿”的方法,即先下管,然后用抗壓密封劑大面積抹面,待防水涂層強度達到要求后,從注漿孔注漿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