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報告指出,人體對生存環境的濕度有很高的要求,相對濕度以60-70%為好,冬季較低于50%,夏季不大于80%。
如果濕度過大,極易導致:
1、衣服皮革受潮發霉;
2、糧品煙草變質;
3、電器及精密儀器受潮受損;
4、墻壁地板出現水漬,導致文件,裝飾及收藏品發霉;
5、春季細菌滋生,易誘發呼吸道疾病、風濕病;
6、夏季人體散熱困難,增加中暑的機會;冬季會加速熱的傳導,使人倍覺寒冷
某些產品和加工工藝的濕度環境
1、 木材及木材制品
木材是吸濕性材料,它會隨本身含水量的改變而膨脹或收縮,因此其含水量平衡點在加工過程中不允許改變,這意味著從材料儲存到終加工成成品,必須對溫度、濕度加以控制。木材在不同干球溫度和相對濕度下的含水量平衡點有不同的值。它可以作為確定木材儲存和加工所要求的環境條件的依據。例如,在干球溫度18度、相對濕度38%時,木材含水量穩定值為全干重量的7、1%
2、 紡織品
要在短斷紗時間和少次品條件下生產量的紡織品,必須控制好環境溫度和濕度
合適而恒定的濕度可減少靜電及因靜電而產生的加工困難問題,還可使毗鄰纖維之間摩
擦均勻,在精紡制品中獲得更均勻的紡線張力,以及增加經紗的抗摩性而使設備有更高的加工速度。一般毛紡比棉紡、合成纖維要求更高的相對濕度。
3、 紙制品
從加工開始到結束的任何時候,紙的含水量變化均會造成尺寸變化,嚴重時會卷曲使加工報廢,因此在全部加工過程中使濕度保持在一定范圍內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紙張含水量為5%-7%具有合適加工強度和性能,也就是說室內相對濕度應為40%-50%。
4、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在制造、處理和儲存過程中除了需要非常高的空氣清潔度以外,還需要控制溫度和濕度。靜電的產生和釋放泄放將會在加工好的膠片上留下條痕,靜電還會將污物和毛垅吸附到膠片上,在印刷電影膠片尤其是彩色膠片時,為了要把多個彩色圖象對齊以產生一副清晰逼真的圖象,必須維持合適的溫度和濕度。一般膠片和電影膠片的儲存環境溫度分別為15、6度和10度,相對濕度為50%-40%,。印相室溫度為21、1~26、7度,相對濕度為40%~50%
5、 印刷品
印刷環境濕度控制不好會出現成品卷曲變形、平板紙或卷筒紙在印刷時起皺、多色套印不配準因而圖象模糊、墨跡干得慢、排字滾筒膨脹活收縮、照相印刷中表面涂料感光性能變差等問題
6、 食品
干酪制品在不同加工儲存過程中都要求有濕度環境
糖果生產在原材料儲存、加工和成品儲存、運輸過程中要控制好溫度和濕度。如巧克力的儲存溫度和相對濕度分別為18度、50度,雞蛋為-1度、85%~90%,果仁為 7度、60%~65%
加工成成品的糖果的含水量決定了儲存環境的相對濕度,如含水量為12%~16%的牛奶軟糖應儲存在65%環境中